耳廓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6月龄婴幼儿先天性耳形态畸形无创矫正 [复制链接]

1#

中华耳科学杂志,年17卷4期

2-6月龄婴幼儿先天性耳形态畸形无创矫正的效果观察

王素芳邓哲韩富根许莹

耳畸形分为耳结构畸形及耳形态异常。因为胚胎期耳廓发育异常导致的耳廓皮肤或软组织缺失为耳结构畸形;而耳廓发育完善,但由于胎位睡姿,产道挤压等外力因素导致的形态异常归类为形态畸形[1]。先天性耳形态畸形临床较为多见,国内外研究报道统计新生儿发病率约25%-55.2%之间,而仅30%能自行矫正,且尚无筛选标准[2]。20世纪80年代日本整形专家Matsuok首先提出非手术治疗矫正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随后日本及欧美学者在新生儿早期非手术矫正研究中取得良好的整复效果[2-4],近几年国内这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5,6]。

研究发现新生儿体内含有高浓度的产妇雌激素,雌激素在出生后3天到达高峰,在6周后回到正常水平。透明质酸是耳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到产妇雌激素的影响,进而影响耳廓的可塑性。出生后这一短暂时间窗内,耳廓形态畸形可通过力学矫正的方法进行治疗[9]。基于以上研究,目前对于耳廓形态畸形无创矫正时机,多数研究认为治疗窗应在出生后2周开始,并且认为新生儿出生后越早发现畸形并及时矫正,所需治疗时间越短,临床效果也理想,对于复杂的耳廓畸形以及延迟矫正的婴儿,治疗时间越长,临床效果欠佳[1]。但目前对于大于6周以上的超窗期病例,尚无法科学地掌握各类耳廓畸形的矫正时机,由于国内整形科、儿科、产科、耳鼻咽喉科等医生对耳廓形态畸形及非手术治疗的了解及认识不多,患儿家长也没能及时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或寄希望于耳廓的自行矫正,致使大多数患儿就诊年龄偏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观察了耳廓矫正系统应用于超窗期病例2-6月龄婴幼儿先天性耳形态畸形的治疗效果,通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年9月—年3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应用EarWell耳廓矫正系统治疗2-6月龄婴幼儿先天性耳形态畸形26名患儿31耳耳廓形态畸形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26例患儿共31耳。年龄2月龄-6月龄,平均日龄81日龄。其中男17例,女9例;26例31耳耳形态畸形患儿中,有杯状耳3耳,垂耳5耳,隐耳6耳,Stahl’s耳2耳,耳轮畸形9耳,ConchalCrus耳1耳,复合形态畸形5耳;其中5例患儿是双侧耳形态畸形,21例是单侧耳形态畸形。治疗过程中,除其中1例垂耳因湿疹严重中途放弃治疗外,另外25例30耳治疗周期2-8周。详细情况见表1。

1.2矫正方法

根据畸形类型、患儿年龄、软骨硬度,皮肤张力等具体情况,配戴耳廓矫正器或者联合应用其辅助用具进行个性化治疗,治疗时间2-8周,全程家长参与,每周复诊,如配戴过程中患儿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1.3疗效评级

由患儿家长和主治医师共同参与矫正效果评级:1级:完全矫正的正常耳。2级:不完全矫正,但基本正常耳。3级:部分矫正,残余畸形。4级:无改变。

1.4随访

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以上,根据情况来院、电话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