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挫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德州老兵刘成吉先后六次立战功身残志坚心向
TUhjnbcbe - 2023/1/12 21:32:00

刘成吉,年出生在禹城市莒镇前车刘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过4年小学。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编入40*师团2营机炮连7班当战士,随部队一路南下,经过湖南、江西、广东、一直打到解放海南岛。

近一年的时间,他参加大小战役、战斗30多次。他*治觉悟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解放战争中立功3次,在抗美援朝战场立战功3次。

肩抗机炮越高山

年10月,刘成吉所在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 入朝参战。刘成吉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立功3次,而第一次立功是在第二次战役中。

这一天,他所在的机炮连续爬越几座高山到达指定阵地,山高路陡,连队50公斤重的82排击炮,只能靠身强力壮的战士们轮流扛在肩上搬运,刘成吉扛着机炮累得头晕眼花,战友要替换他,他总是咬着牙说“再让我扛一会儿”。

事后大家评议,刘成吉扛得时间最长路途最远,一致要求给他记功一次。

勇敢守住防空洞

在抗美援朝战场的第二次立功,是在第四次战役中。

这一天,刘成吉和战友在防空洞隐蔽待敌,但敌机频繁前来轰炸,其中1根托住洞顶的立木已震裂,急需更换立木。洞外火光冲天,爆炸接连不断,飞机在天空盘旋、俯冲、投弹……出洞,就意味着可能要牺牲。

关键时刻,刘成吉自告奋勇,量好那根立木的长度后,他拿刀钻出洞去。刘成吉一边躲避着空中飞机的扫射,一边在弹坑之间来回跃动,找到合适的树后,他奋力砍下一段木桩,就往回拖。

敌机发现后,围着他扫射、轰炸,刘成吉借助身边的巨石和敌机捉迷藏,拖回立木,保住了防空洞,上级又给他记功一次。

负伤忍痛救战友

在第五次战役中,他再次立功。

年5月的一天,刘成吉和战友奉命追击敌人。他和战友轮流扛着82迫击炮爬山跃岭,不顾劳累和饥渴,终于在指定的时间里到达指定地点。随即,他一分钟也不敢耽搁,立即架好迫击炮,对敌人发起攻击。

敌机在他们头顶上空盘旋、狂轰滥炸,投下一颗又一颗重磅凝固汽油弹,爆炸溅起的燃油落在人身上、树上、地面上,整个战场成了“火场”……

刘成吉身上也燃起了火,他想到不远处有个大水池,于是忍住疼痛大声呼喊:“同志们,快跟我去水池里灭火……”他全身冒着火苗带头跑向水池。由于极度疼痛,加上被水呛得厉害,他趴在水池边昏了过去。而当他醒来时,已被抬进了医务室。、

战友们告诉他,有10多名战友由于他的提醒保住了生命,而没有听到他呼喊的,有的被烧死,有的因火引爆了身上的手榴弹而牺牲。这一次,刘成吉又被记功一次。

重伤疗养讲奉献

刘成吉身上的烧伤治愈后,留下了严重的残疾。他的两只耳廓被烧平了,鼻尖烧掉近一半,上下嘴唇和两个下眼皮被烧烂,右手5个指头被烧掉,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烧掉近一半……

医院经过几个月的手术治疗,从他的胳膊上取下一块皮肤,补到下眼皮,至今下眼皮处皮肤偏黑;肚皮上取下的皮肤补到嘴唇,他的嘴唇从此永远比面色偏白,也永远不再长胡子,说话时控制不好口水就会流出来。

他被评为一等革命伤残*人,调到了山东省泰安*事疗养院开始疗养并进行文化培训。在那里,他总是千方百计克服身体上的种种不便,生活尽量自理,很少给医务人员“添麻烦”。平时,总会带头学习文化知识,后被评为“残疾*人先进个人”。

身残志坚报家国

年,上级根据革命伤残*人的身体状况安排工作,而刘成吉却申请退伍回家务农。回到家乡后,他先后被推选为生产小队长、大队长,还坚持拖着残疾的身躯参加生产劳动。他带领乡亲们种植果树,并成为果树栽培的行家。每当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乡亲们和儿女们都劝他向民*部门求助,可他总是说:“上级给我的残疾金已经不少了,我很满足,可不能再给上级添负担和麻烦啊!”

自回乡后至年的40多年间,他一直担任禹城县(市)的*协委员,先后提交了50多条提案和建议。曾11次去省民*厅参加座谈会,交流工作经验。另外,他还被禹城市人民法院聘请为人民陪审员达10年之久。先后给周边乡镇(公社)中小学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50多场次……

今年93岁的刘成吉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刘成吉虽然有点耳背,但思维清晰,他说:“感谢*和*府给了我这么好的待遇,现在国家富强了,不再受人欺辱了,真让人高兴……”

本文来源:德州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州老兵刘成吉先后六次立战功身残志坚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