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灸笔
点灸笔灸法是运用特制灸笔和特断的药纸进行点灸冶病的一种施灸方法。本灸法具有使用简便,安全稳妥、基本无痛、选穴灵活、适应面广等优点。
点灸笔,特制的药纸,火柴或打火机,灰盒,甲紫等。
灸具采用成品∶点灸笔和特制的药纸。
1)取穴原则∶一般均是单穴单用,双穴双用,就近或局部取穴配合循经或远道取穴。双耳尖,位于耳廓的顶端,头顶之百会,能治疗多种疾病,是应用本法的常规穴。
(1)各种疼痛。
①全头痛或前头痛∶就近取穴以百会、耳尖、风池、太阳、头维穴,远道取穴以至阳,涌泉、合谷、太冲等穴为主,偏头痛近取耳尖、风池、太阳等穴为主,远取足窍阴、丘墟、关冲等穴为主。
②胃院痛∶近取以上脱、中院、梁门、胃俞等穴为主,远取以耳尖、合谷、手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为主。
③腰痛;近取以局部片灸与腰椎夹脊为主,远取以耳尖、阴交、后溪、申脉等穴为主。
(2)多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对头面部各种炎症,远道取穴以耳尖、合谷、少商等穴为主,局部以患处周围及直取患处为主,粥干及四肢炎症远道取穴仍以耳尖、至阳为主,局部则以片灸或围灸为主。
(3)各种软组织损伤∶如挫伤或撞击伤等所致之局部肿胀,皮下青紫与运动受限等,远道以双耳尖为主,局部采用片灸,当时生效,每日1~2次,轻者1~2次可愈,重者一般3~5次。
(4)心血管病∶对高血压效果良好;取穴以耳尖、风池、阳陵泉、手足三里;对低血压、虚脱、休克,以及心律不齐等,取耳尖、心俞,巨阙、阴郄、涌泉等穴,亦可收效。
(5)胃肠病∶以急性吐冯、小儿腹冯与菌痢等效果较佳。取穴以耳尖、水分、三阴交及左右天枢、命门与肾俞等穴为主。
2)操作步粱
(1)用酒精灯或打火机将药笔点燃。将药纸平辅在穴位上,不能与皮肤存有间隙。
(2)将药笔隔纸对穴位进行点灼,动作迅速,避免将药纸烧穿,造成烫伤。
(3)手法宜轻重适中,手法过轻达不到治疗要求,太重可出现水泡((但无碍,且可增加疗效)。
(4)点灸后立即搞少量薄荷油或特制的冰片编酥油,可以预防起泡。3)点灸手法
(1)穴灸∶对准孔穴中心及周围快速点灸4~5下,不宜重叠,最好呈梅花形。
(2)片灸∶是针对某一患病的局部进行片状点灸,范围要以患处大小而定。
(3)图灸∶是在患处周围进行点灸,如同在患处周围加贴围药,使患处逐渐缩小。
(4)条灸∶根据经络分布与走向,进行条状点灸,达到疏通经络的功效。
以上各法可以交叉或同时使用。
经观察,点灸笔灸的有效时间约可以维持6~8小时或更长,故必须连续按时施治;不能间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亦趋巩困,病情愈急,则效果愈佳,疗程愈短。根据不同病证,每日可灸1~3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凡属针灸的适应证即为本法的适应证,对全身各个系统与多种病证均皆相宜,特别是对高血压、各种痛症与炎症疗效更为明显。
(1)灸笔点灸时手法要快速、熟练,避免饶穿药纸,造成局部烫伤。
(2)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处理方法可参照无瘢痕灸法。
(3)灸后1~2日,穴位可出现褐色痕迹,一般不需处理,会自行脱落不留粮迹。灸后外涂薄荷油,可防止或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
点灸笔灸法是我国安徽地区针灸工作者周栖声教授在家传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我创制出来的一种按灸方法。本法用特制灸笔点灸,具有下列特点∶
①使用简便;在使用时,一次操作大多在1~2分钟内完成,故称此种方法为"快速点灸法",凡具有针灸临床经验者,稍练习,即可应用。
②安全稳妥∶灸笔快速点灸时,既不破皮,更不人肉,每支笔所附药纸每人可以更换一张,杜绝了互相感染的机会,颇为安全。
③基本无痛∶不论是直接灸,隔物灸或何种针法,疼痛都是难免的,而快速点灸则仅有轻微的虫咬样微痛,对于老弱妇需格外适宜。
④选穴灵活∶根据当时收效的快慢以及有效或无效;可以随时增加或改变穴组;少则可以2~3穴,多者可达数十穴,灵活多壹,直到收效为止。⑤适应面广;本法可用于多种病证,对痛症疗效较好。灸法篇——瘢痕灸灸法篇——瘢痕灸灸法篇——压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姜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蒜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蒜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附子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胡椒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土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豆豉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葱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蚯蚓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巴豆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钱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面饼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蟾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山梔生姜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川椒饼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木香饼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头垢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甘遂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皂角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纸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苍术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陈皮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鸡子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矶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苦瓠灸)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厚朴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苣著根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香附饼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徐长卿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桃叶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商陆饼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蚯蚓泥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麻*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草苗饼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碗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蓖麻仁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酱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莲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硫饼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蛴螬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桃树皮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土瓜根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蒸脐治病法)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醋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粉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鸡蛋壳灸)
灸法篇——第二节间接灸(隔竹圈盐灸)
灸法篇——艾条灸第三节3.1悬起灸
灸法篇——艾条灸3.2雀啄灸
灸法篇——艾条灸3.3回旋灸
灸法篇——艾条灸3.4齐灸
灸法篇——艾条灸3.5排灸
灸法篇——实按灸4.1.太乙针灸
灸法篇——实按灸4.2.雷火针灸
灸法篇——实按灸4.3.艾火针衬垫灸
灸法篇——实按灸4.3.百发神针
灸法篇——实按灸4.5.清癖神火针
灸法篇——实按灸4.6.指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