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耳
日
-.3.3-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耳朵是孩子们感受这个美丽世界的途径之一。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细语叮咛……没有了耳朵,我们就失去了听力,没有听力,语言交流就无从谈起。
爱耳日的由来
左一片,右一片,
隔座山儿看不见,
圆圆的脑袋一座山,兄弟两个住两边,各种声音能听见,从小到老不相见。这是什么呀?
我知道!
是我们的耳朵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拥有健康的听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世界上大概有3.6亿人不能从声音中感受美妙的世界。因此从年3月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就设立了“国际爱耳日”。
为什么要把爱耳日的时间定为3月3日呢?你们瞧,“3”像不像我们的小耳朵呀。两个“3”就是我们的两只小耳朵,所以,爱耳日就定为3月3日。
年3月3日,
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
也是第10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为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认识耳朵
我们的耳朵不只是外观看到的样子,它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虽然我们的耳朵小小的,在眼睛的后面,但它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让身体保持平衡,声音通过耳廓,外耳道传入中耳,再传到耳内,最后由听神经传入大脑。
绘本推荐
耳朵只能用来听声音吗
耳朵能听到多种多样的声音,耳朵失灵时就听不到任何声音了。可是你知道吗?如果听不到声音就无法说话了。耳朵里还有什么秘密呢?耳屎可以阻止异物进入体内,耳中还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让我们一起通过《耳朵只能用来听声音吗?》来了解如何保持耳朵的卫生与健康吧。
跑进耳朵的声音
嘘嘘王国的人们讨厌所有的声音,他们央求吹笛子的人帮他们赶走烦人的声音。可是结果呢?你想知道变成了什么样吗?快翻开绘本《跑进耳朵的声音(声音的传播)》寻找答案吧!
护耳小贴士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台,那我们在生活中要怎样去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01
不要往耳朵里塞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将细小物品塞入耳中,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如遇到误将细小物件塞入耳中的情况,应立即就医,不可试图自行挖出异物。
02
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
03
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一侧的耳部倾斜,耳道内的水就可以顺着外耳道自然流出。也可以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但在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如果耳道内的水不能及时清除,医院就诊,让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清理耳道内的积水。
04
不要用力擤鼻涕
感冒的时候鼻涕很多,孩子自己又不会擤,于是擤鼻涕就成了家长的事。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用力向外呼气,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来,用同样的方法再擤对侧。或者用纸巾放在双侧鼻孔的前方,不压鼻孔,只是轻轻用力从鼻孔向外呼气,将鼻涕擤在纸巾中。
05
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06
定期进行检查
耳疼医院检查。即使没问题,每年也应去体检一两次哦。
春天,耳朵听到了迎春的娇羞,夏天,耳朵听到了荷花的高洁,秋天,耳朵听到了菊花的傲骨,冬天,耳朵听到了寒梅的不屈。平凡的声音,因为耳朵的倾听,有了不同的意义。爱耳日,让我们安静下来,用耳朵,听见美好。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