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痛风后,患者除了会在痛风急性发作的时候,感觉到关节疼痛不适,后期还会在关节部位出现一个个的“小疙瘩”——痛风石。随着病情发展,这些“小疙瘩”也会慢慢变大,变成麻烦的“大疙瘩”。这些“疙瘩”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治疗呢?
(来院时双手患者双手已经长满了痛风石)痛风石是什么
痛风石又叫痛风结节,核心是尿酸盐结晶。随着痛风病情的发作,患者关节等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会越来越多,这些沉积在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会吸引细胞吸附其上,形成皮下结节,也就是痛风石。
痛风石好发部位
痛风石好发于关节部位和耳廓,尤其是关节的伸侧、肌腱和骨突表面,其次就是足部第一跖趾关节、脚踝、膝盖、跟腱等下肢关节以及手指、手腕和手肘等上肢关节。
(生长于耳廓部位、小如米粒的痛风石)痛风石形成与发展
刚开始出现的痛风石质地柔软且颜色淡*,而且一般比较小。随着尿酸盐结晶的继续沉积,痛风石会越来越大,颜色从淡*色变为*白色,质地也渐渐从柔软变得坚硬。而等到痛风石长得像鸡蛋那么大的时候,痛风石表面的皮肤往往已经非常薄,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破溃。
痛风石的危害
痛风石形成后,不仅会促进痛风急性发作和慢性炎症的发生,还会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甚至会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和畸形残疾。除了这些危害,痛风石形成后会不断变大和隆起,进而撑破痛风石表面的皮肤,造成破溃和感染。
(影像学检查下可见痛风石已经对骨质进行了侵蚀)破溃的痛风石咋处理
痛风石发生破溃后,因为尿酸盐结晶具有刺激性,破溃处的皮肤往往难以愈合,患医院进行规范化的处理,以免引起感染和炎症等并发症状。医院前,应该避免伤口触碰到比较脏的地方。患者切忌自行处理发生破溃的痛风石。
文章结束
编辑、发布丨康小君
审稿丨外宣部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应。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每天5分钟,让你读懂痛风医学
①痛风者睡觉警惕“一疼、二肿、三变色”
②将痛风拒之门外七部曲......
③高能预警:痛风“不痛不治”要不得!
④中医话痛风,你不知道的5种类型
⑤痛风饮食控制:管好吃和喝!
医院传播更多痛风疾病防治知识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