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10/12 4:12:00
痛风结节、痛风石、痛风结石,这三个名词很多人都会搞不清楚,常常混用或滥用,那么我们先谈谈这三个概念。痛风结节和痛风石本质上指的是一个东西,但在医生的临床实际应用中,痛风结节主要是指肉眼可见的皮下痛风石。痛风石这个称呼似乎更正规一点,关节内、关节周围、及内脏器官的痛风结节更多的称呼为痛风石,而痛风结石是指尿酸性肾结石,是由高尿酸血症导致的泌尿系疾病,10%到25%的痛风患者有尿酸性肾结石。一、痛风石危害一点也不小!痛风石沉积在手足关节软骨处,不仅外观丑陋,而且会引起关节软骨退化性改变,导致关节僵硬和关节畸形,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关节功能,严重的还会造成骨破坏、发生病理性骨折。严重的痛风石患者关节破坏,增加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风险。患者痛风时间一久,可能皮肤上会出现痛风石,关节会变形。而痛风石其实是在偏振光显微镜下看到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皮下所形成的。痛风石危害要根据部位来看,若出现在耳廓,会影响美观。若出现在脚上,会慢慢长大,导致不能穿鞋。若出现在关节,会压迫神经,导致功能障碍二、如何预防痛风石?1、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痛风石?基于以上的研究,对于已经发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要预防痛风石,关键应该做到以下3点:?积极控制血尿酸,使血尿酸长期保持持在umol/L或以下水平。?积极避免和控制各种痛风发作的诱因,减少急性痛风的发作次数。?当痛风的急性发作不可避免时,应及早足量用药,尽早中止发作,减少痛风石核的形成(即减少免疫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延缓痛风石的形成。三、综合治疗痛风石痛风石的治疗是个综合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始终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难题。1、改变降尿酸药物的治疗时机,提高痛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往,国内外的诊疗指南都推荐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再开始降尿酸治疗,主要是考虑急性期降尿酸治疗会引起尿酸晶体溶解加重炎症反应,延长急性发作的时间。最新的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新型抗炎止痛药物如阿纳白滞素(Anakinra)、卡那单抗(Canakinumab)和利纳西普(Rilonacept)在痛风患者的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应用和卓越疗效的认可,在给予充分抗炎止痛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开始降尿酸治疗,并不会加重炎症或延长炎症的持续时间,而且还可以降低后期慢性肾脏损伤的风险和提高患者对降尿酸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痛风石的预防和治疗。改变降尿酸药物的治疗时机,是近年来痛风和痛风石治疗上的新突破,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和观察。2、痛风患者的肌肉骨骼系统和非肌肉骨骼系统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才是人体最大的尿酸储存库。以往多数人都认为,痛风患者体内最大的尿酸储存库就是痛风患者体表的尿酸盐结石、痛风结节。随着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难治性痛风患者和痛风石患者体内最大的尿酸储存库实际上是是痛风患者的肌肉骨骼系统和非肌肉骨骼系统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也就是说,人体深部组织的痛风石,才是人体的尿酸盐储存库。痛风石患者体表的痛风石只是患者体内的肌肉骨骼系统和非肌肉骨骼系统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这个「储存库」的冰山一角。嘌呤代谢障碍是难治性痛风患者体内的尿酸来源,是储存库的兵工厂。因此,仅仅剔除浅表痛风石,既不能控制痛风发作,也不能改正嘌呤代谢的紊乱状态。3、以尿酸酶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将逐渐成为痛风石治疗的主流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人类肝脏的尿酸酶基因发生了突变,人体内缺失了能把尿酸氧化成尿囊素直接排出体外的尿酸酶,这是导致人类易发生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石的真正原因。因此,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对难治性痛风的痛风石的最有效治疗,是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改变因人类因基因突变所致的生物化学改变,给难治性痛风患者补充尿酸酶,把体内的尿酸氧化为尿囊素排出体外,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umol/L以下,促使痛风石的逐渐消融。虽然目前这两个尿酸氧化酶在中国大陆尚未上市,但原研药已引入中国,给难治性痛风,尤其是难治性痛风石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希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