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月嫂了不起的第篇文章-
3个多月的小月(化名)是个可爱的孩子,这天妈妈发现她的耳朵里有*色的小块耳屎,这对于爱干净的妈妈来说,可不能忍!
于是她拿来了棉签、掏耳勺,让小月躺在腿上,小心翼翼地帮她掏耳朵,看见纸巾上的小块耳屎,小月妈妈超级有成就感。
可过了1天后,妈妈发现小月的耳朵有少量**的液体流出来,这可把妈妈吓坏了,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接诊的医师经过仔细询问与检查,发现小月的耳朵可能是妈妈掏耳朵造成的轻微的感染,需要专业的冲洗治疗。
听着小月的哭闹声,妈妈很后悔,但是也不解,为什么掏个耳朵能让孩子耳朵受伤感染?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宝宝的耳屎都不用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宝宝耳屎究竟需要掏吗?该如何掏?
先来看一段视频:
耳屎是什么呢?
耳屎,学名叫做“耵聍”。外耳道软骨皮肤上布有耵聍腺,耵聍腺所分泌的淡*色粘稠的物质,就是耵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别看人家叫“屎”,听起来就像是人体不需要的“废物”,但实际上,耳屎也是“宝”,好处多多哟。耳屎中的油脂对耳道有润滑保湿作用,避免耳朵干涩发痒;能黏附灰尘、小飞虫等,阻止其进入耳道;能够防止耳道表面保护层被破坏,最大限度地阻止细菌进耳道内部;能缓冲声波,保护鼓膜。所以,宝宝耳朵里有耳屎是很正常的,而且,耳朵可是自带清洁技能。耳道内的皮肤细胞会从中心鼓膜的位置逐渐向外“运动”,就像传送带一样,耳屎也会被慢慢往外搬运。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耳屎能够在宝宝的咀嚼、打哈欠、说话等下颌活动辅助下自行排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从来不掏耳屎也不会堵~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耳朵痛、痒、听力下降等情况,我们就可以不用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