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嗡嗡”响,调理脾胃治耳鸣
-6-8老人报10版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何伟平
记者:张洵通讯员:张秋霞、锁卓琪
很多人上了年纪,听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老人耳朵甚至会出现“嗡嗡”响,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也无法得到很好的疗效,有些人就会开始尝试各种中药。广州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何伟平表示,中医治疗耳鸣需要严格对症,而且中医治疗耳鸣也并非只用中药。
耳鸣多需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又为足少阳胆的经络所属,胆又与肝相表里。所以,耳鸣多与肝、胆、肾关系密切。本病可因外感、内伤引起。外感者多属实,内伤者多属虚。实证多因肝火、痰火、胆火所致,虚证多与肾虚有关。一般刚发生的耳鸣多属肝胆火旺,老年人耳鸣以及长期耳鸣者,多属脏腑功能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充,治疗起来难度较大,需要时间较长,而且不易治愈。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辨证施治,坚持服中药治疗,亦可改善症状。
广州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何伟平解释,脾胃虚弱的耳鸣患者,如果经常喝中药凉茶,脾胃更加损伤,会使治疗难以奏效。临床发现,耳鸣表现为脾胃虚弱以及痰火郁结的较多。因此,使用调理脾胃的中药方成为治疗耳鸣的主要方法。
柴胡清肝汤
柴胡、生地*、赤芍、牛蒡子、当归、连翘、川芎、*芩、山栀子、天花粉、防风、甘草、菊花。此方适用于肝火郁结型耳鸣,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夜寐不宁、头痛或眩晕、口苦咽干、舌红、苔白或*。
归脾汤
*芪、*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生姜、大枣、龙齿。此方适用于心神不宁型耳鸣,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有关,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惊悸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
“药方的药物用量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此外,院内制剂启窍治聋丸内服配合吴茱萸粉醋调敷于涌泉穴,对于肝郁肾虚型耳鸣也有不错的疗效,有需要的人可以在咨询医生后使用。”何伟平说。
不吃药用这两招也治耳鸣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是中医病因学说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注意疏导病人的心理问题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伟平表示,对耳鸣的病人来说,心理疏导显得尤其重要,有时甚至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患者情绪的安定有利于自我调节脏腑功能。
“耳鸣治疗调理的方法则有很多,如中药、针灸、按摩、心理疏导、饮食调养等,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只是不同的人对同一种方法的反应不一样,每种方法都可以适当尝试,有效的方法可以适当坚持。最好是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疗。”何伟平建议,“鸣天鼓、鼓膜按摩等都是简便易行的按摩方法,部分耳鸣患者运用后反应良好,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鸣天鼓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后脑,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后脑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鼓膜按摩
将两手掌同时堵住左右耳,挤压后迅速离开,多做几次,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对缓解耳鸣以及缓解脑部疲劳有好处。
食疗推荐
术枣菖蒲饼
此方有补益脾胃、安神通窍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的耳鸣患者。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劳累或思虑过度有关,多表现为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纳呆以及耳鸣在下蹲站起时加重等。
做法:准备白术克、大枣克、石菖蒲30克、面粉克。白术、石菖蒲研末,大枣煮熟去皮、核,捣烂混入面粉中,加水揉成面团,煎成小饼,每个约25克。每次吃2到3个。
编辑:杨艳
复核:冯殷、刘庆钧
责编:张秋霞
审定:方宁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