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特色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简、便、效、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是中医传统特色治疗之一。主要包括针刺、艾灸、刮痧、罐法、耳穴、贴敷、中药熏洗等。
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项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吧!
耳穴疗法起源于中国,早在《*帝内经》就有有记载,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手足少阴经络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胃经也分布于耳或耳周。《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全身各大脉络汇聚于耳,使耳与全身脏腑发生密切的联系。经络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调和阴阳,通过耳穴可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20世纪50年代,法国博士PaulNogier发表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这是现代医学实践与现代医学理论相匹配的特殊示意的图谱。耳穴在当时的欧洲发展迅速,它与内脏器官存在密切相关,内脏疾患大致能在耳廓上有相应的反应点出现。20世纪70年代,美洲耳穴学术流派采用耳穴分区系统,创立了战场耳针等特色疗法。耳医学研究已得到迅速发展,耳医学在世界上普遍应用。
医院贴了耳穴压豆治疗后仍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原理?作用?日常怎么按压?统统不太清楚?!小编在这里给您简单介绍一下。
什么是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耳穴压豆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耳穴压豆的禁忌人群
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耳穴压豆的按压手法
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直压法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
点压法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不宜过重。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15下。
按压的时候切忌揉搓皮肤,以免耳廓皮肤受损。
耳穴压豆的注意事项1.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7天。如出现耳穴贴压处皮肤瘙痒或贴压部位疼痛明显,及时调整或取掉。
2.贴压过程进行正确按压,不要按摩,以免损伤耳廓皮肤。
3.如王不留行籽掉落,避免落入耳道,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地点:嘉兴二院门诊六楼中医科室
联系-
供稿:陆晓芸
编辑:杨慧婷
校对:沈维
审核:吴山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