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全国耳鼻喉联盟年会,我应邀发言。会议中提到,在既往这十年,人工听觉植入领域进展最快的,其实是用于耳畸形病例的听觉植入设备:从无到有,从人工中耳到骨导植入,从单一设备到方案多样——越来越多先进的听觉植入方案,逐步用于先天性耳畸形儿童的听觉重建,这对于耳畸形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今天这篇科普,我想回溯一下过去这十年,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并用于耳畸形临床治疗的听觉植入设备;也让家长们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治疗方案。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设备,来帮助小耳孩子们恢复听力。
这篇科普分为三部分,全文约字,阅读需要10分钟。
1、既往10年的设备
2、耳畸形临床干预:未来趋势
3、未来3-5年的新设备
1
既往10年的设备
在年以前,用于耳畸形病例听力重建的设备,只有透皮式BAHA(BAHAconnect)。受限于国内的气候及卫生条件,皮瓣上有开放伤口的BAHAconnect,术后容易出现皮瓣感染,临床应用上不太安全。所以我们同仁,基本上不做BAHAconnect植入。
当时对于耳畸形儿童,我们大规模做的是外耳道-鼓室重建术,也就是家长们所说的“开耳道”。由于耳畸形病例的颞骨结构存在异常,这个手术不仅难度大,有面神经损伤术后面瘫的风险,但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给孩子们恢复听力,也只能迎难而上去开展。手术虽然困难重重,但有一大批颞骨畸形较轻,而且术后护理到位的孩子,通过外耳道-鼓室重建手术,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听力。
年国内上市了第一个人工中耳(振动声桥)。振动声桥的手术难度也很大:术中不仅要处理畸形的中耳结构,也要避免损伤面神经,而且还要避免影响到内耳听力——但对于大批不适合开耳道的孩子来讲,声桥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手术虽然难做,但在过去这十年,我们给多个孩子植入了声桥(或者放在镫骨上,或者放在圆窗膜),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听力。直到现在,对于镫骨可用的耳畸形孩子,我们同仁还是推荐植入声桥:因为人工中耳重建了类似气导的听觉,比后面谈到的骨导植入,效果确实要更好。
年国内批准骨桥上市,我们手里又多了一个武器。对于那些颞骨畸形较重,不适合开耳道,也没法做人工中耳(镫骨不可用)的孩子,骨桥植入是不错的听觉重建方案:手术相对简便安全,术后效果长期稳定,而且可以和整形手术同期进行。从年到现在,已有近个耳畸形的孩子在我们同仁植入了骨桥。我们通常是让孩子们尽早佩戴骨导助听器(1岁开始),等到6-8岁先做耳廓整形,然后在耳廓整形的最后一期,同期植入骨桥。现在家长们基本都是按着这个流程,在排队等候手术。
年底,国内又批准了一个骨导植入设备(BAHAattract)。BAHAattract适合年龄较小、颞骨较薄的孩子植入。上个月,我们同仁成功完成了第一批耳畸形孩子的BAHAattract植入。
2
耳畸形的临床干预:未来趋势
目前国内耳畸形的临床治疗,已初步形成了“耳畸形诊疗中心”模式:即耳科和整形外科合作,成立诊疗中心;给耳畸形孩子综合规划,安排整形和听力重建手术;孩子的手术,在一个医疗单元内,由同一批医生完成。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囊括了耳畸形病例对整形和听力的治疗需求,并对手术的次数做出合并,使病人能通过最少的医疗干预得到最快的整体康复。“耳畸形诊疗中心”模式现在已经在北京、上医院初具规模;可以预见,这就是今后耳畸形儿童临床干预的最佳模式。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耳畸形儿童的临床治疗也会得到医保和财*的支持。目前,在安徽省、甘肃省和广东省,一部分先天性耳畸形儿童的听觉植入费用,已经能够医保报销。可以预见在今后5年,医保和*府财*项目将会逐渐覆盖广大耳畸形儿童的整形和听力康复,家长们的经济负担,也会相应减轻。
最后,全植入式的骨导设备(只有植入体,没有任何体外设备)可能会进入临床使用。制约全植入式人工听觉设备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电池(供能),一个是麦克风(信号采集)。现在几家人工听觉植入设备厂商,已经开发出全植入式人工耳蜗,并已开始临床试验。这从侧面提示,上述两个问题应该已得到攻克。骨导植入设备的耗电量远低于人工耳蜗设备(比如:一颗纽扣电池,人工耳蜗系统只能支撑一天,而骨桥系统至少可以使用七天),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全植入式骨导设备,应该会早于全植入式人工耳蜗,更早地上市进入临床,用于耳畸形儿童的听力重建。
3
未来3-5年的新设备
让我们把眼光拉回近一些的未来,在接下来3-5年,以下设备应该能通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局(Stat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SFDA)审批,用于耳畸形儿童的听力重建。家长们可以结合孩子的手术安排时间,相应地了解一下。
(1)DACI:DirectAcousticCochlearImplant/DACI是科利尔公司(Cochlear)的人工中耳。其末端连接于中耳的听小骨(如镫骨),或者连接于镫骨底板,向内耳提供振动形成听觉。DACI可用于外中耳畸形儿童的听力重建,其手术难度与振动声桥类似。
(2)OSIA:科利尔公司的下一代骨导植入设备。OSIA已在北美和欧盟区上市,替代BAHAattract,用于传导聋,混合聋即单侧聋病例的听觉植入。OSIA植入体通过一枚钛钉驱动颅骨,形成骨导听觉。OSIA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对颞骨的解剖条件要求不高。
(3)BCI:MED-EL公司的下一代骨导植入设备。BCI已在欧盟区上市。其适应症与骨桥相同,但植入体更薄,适用于颞骨畸形较重、颅骨较薄的病例的听力重建。
在人工听觉植入领域,医院一直是国内的领先者;国内药监局批准上市的新医疗设备,不论是人工耳蜗,或者人工中耳,也或是骨导植入设备,医院最先用于临床。家长们如果想给孩子使用最新的听觉设备,可以留意医院的新闻动向;我也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