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畸形是指耳廓的结构或形态异常。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耳廓畸形和后天性耳廓畸形。主要表现为耳廓增大、减小、缺损或出现异常赘生物等。最早对耳畸形矫正进行非手术报道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几位日本整形专家。他们提出在新生儿早期行非手术矫正可取得良好的整复效果。通过30余年的发展,目前此项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在国外发达国家得到广泛运用,许多新生儿的耳廓形态畸形已经得到了最及时的矫正。
图为我院诊断出不同类型的耳廓畸形
治疗机制
耳廓畸形矫正的核心就是将异位的耳复合组织再塑的过程,新生儿早期的耳廓延展性好,耳软骨易塑形,但随时间增长,其硬度逐渐增加。软骨主要是由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纤维组织等构成,软骨的延展性如何主要取决于细胞外基质,特别是透明质酸的量,它部分参与了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分子的构成。鉴于雌激素能上调透明质酸的水平,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前72h内,体内游离的母体雌激素水平较高,之后几天内循环系统中雌激素的水平快速下降,至第6周时则已降到与年长孩子大致相同的水平。因此,利用新生儿早期耳软骨弹性小、可塑性强的特点,可及早采用非手术法矫正耳廓畸形。
治疗时机
1、越早=越好→出生后24小时内确诊,即刻判定是否需要矫形。
2、开始矫正时间同成功率呈负性相关,持续治疗时间与年龄呈正性相关。
矫正成功率
新生儿出生7天之内效果最佳,成功率可达95%以上;7天以后但在3个月以内的也能达到矫正效果;3个月以后但在6个月以内的矫正效果减半,超过6个月的无效。
矫正效果评价
目前用于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矫正器已经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利用新生儿外耳廓软骨弹性小、延展性好、可塑性强的特点,通用物理的方式给予最及时的矫正。避免本来可通过物理无创矫形的患者将来做手术,或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耳廓外形,缩小手术创伤程度。完全或尽可能地避免在幼儿等待手术期间,造成的幼儿心理发育异常。其矫正成功率达90%以上,使绝大多数耳廓形态畸形的婴儿无需手术治疗。
图为我院经矫正前后对比
重要提示!!!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耳廓形态异常,需抓住时机矫治。出生一周即可接受矫正,越早=越好!耳廓形态异常的治疗关键期(或称矫正最佳年龄)是从宝宝出生第7天到第30天之间。即宝宝出生后观察到第7天,如耳廓形态异常没有改善,尽快接受无创矫正,治疗周期通常为2周,治愈率可达到95%。
当然,出生3个月内的宝宝也可以接受矫治,治疗周期约为2周至4周,矫正率平均为90%左右;出生3个月至6个月的宝宝根据自身发育条件,一部分仍然可以进行无创矫治,但治疗周期将延长至4周至6周,矫正率平均为80%左右。出生6个月以上的宝宝,基本上就不能进行无创矫正了,需要等待年龄和身体发育条件达标后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早期行非手术治疗耳郭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整复手段。其无创、低成本以及操作简便的优点,不仅避免了手术及术后出血、瘢痕增生等并发症,同时也减轻了患儿成长中的心理压力和家庭负担。因此,这种非手术治疗的理念与方法可视为儿科公共健康事业与外科的结合,需要鼓励医师与新生儿科、产科医师及父母一起努力,尽早发现畸形并在有限的治疗窗内及时矫正,共同促进耳畸形患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科室简介
国家卫建委听力筛查与诊治省级师资科室,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耳及听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科室,全市残疾评定市级师资科室,临汾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中心,承担全市的听力筛查培训、质量控制、技术指导。
医疗特色
◆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及复筛)
◆听筛阳性儿童的听力诊断(主观、客观检查)
◆听障儿童的干预康复指导
◆0-6岁儿童听力保健
◆新生儿耳廓畸形无创矫正
◆耳聋基因遗传咨询
主要测试: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耳声发射测试、听性脑干反应、多频稳态诱发电位、视觉强化行为测听。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