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挫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际不打小孩日孩子不打不成器对体罚说
TUhjnbcbe - 2021/7/26 8:27:00
北京手足癣哪里医院好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93664.html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所有熊孩子欢欣鼓舞~

你以为我说的是「五一」?

NO!NO!NO!「国际不打小孩日」了解一下。

今天小艾跟大家科普一个节日,也是中国家长不太知道的节日——「国际不打小孩日」。

乍听这个名头有点奇葩,其实是个严肃的节日,由美国民间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年发起。他们把每年的4月30日设为纪念日。通过各种活动,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

1

你从小挨过打吗?

做为80后,90后的父母,你会打孩子吗?

除了打骂,有没有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有研究数据显示:有90%以上的家长打过3一4岁的幼儿,超过20%的父母打过婴儿,有近1%的家长在孩子16岁左右时仍对其进行体罚。

80后的家长们是基本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一代,也是从小挨过打的一代。

尤其是给孩子辅导功课的时候,平时的母慈子孝,一辅导功课画风就变成了鸡飞狗跳。

有时下班回家小区夜空中传来老母亲辅导功课气急败坏的灵魂拷问:

“说,它们是什么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

道理都明白,可是在那个当下就是忍不住。

家长最终忍无可忍、情绪暴发,拳头和巴掌挥向了孩子。

有时候男子单打,有时候女子单打,有时候男女混合双打。

在人人对“熊孩子”闻之色变的当下,“三天不打,上房掀瓦”的观念似乎已不分国界地扎根于人们的无意识中。

没有什么是打一顿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打两顿——不吃饭,打一顿;不睡觉,打一顿;不写作业,打一顿;淘气闯祸,打一顿。

2

但是,揍一顿真的有效吗?

暴力的手段也许会让孩子暂时屈服,却绝对不会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许多家长都以为只是打几下,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但其实,“伤害”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严重……

幼童遭受家长暴力管教而致命的悲剧时有发生,在棍棒之下,有时弱小孩子的生命真的十分脆弱。

熊孩子难免让人生气,但是作为成人,我们该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千万别让自己的一时失手,成为终生遗憾。

孩子身上这6个地方,气到爆也不能打!1头部、太阳穴、后脑勺

打头是最伤害孩子的行为。

孩子尚在发育,脊椎和颈部的支撑能力还不完善,如果受到重击,很容易使大脑受到震荡,轻则可引起出血、头痛、呕吐、恶心等,重则可引起颅内血肿、导致昏迷,致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等恶劣后果。

太阳穴是颅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一旦遭受重击,颅骨发生骨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动脉的破裂,是致命的伤害。

如果孩子大脑本身存在潜在病变,即便只是拍打一下后脑勺,也很可能会造成颅内血肿或脑血管破裂,对孩子的生命是极大的威胁。

2耳朵

孩子不听话家长常常会拧孩子耳朵,但殊不知用力过猛的话会导致孩子外耳廓拉伤,使耳朵短暂充血、肿痛、耳软骨损伤,引发耳廓软骨膜炎,可能还会增加孩子患耳廓假性囊肿的几率。

3脸部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

打孩子耳光会严重地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还可能导致孩子短暂性耳鸣,如果用力过猛,造成鼓膜穿孔,严重会致使孩子失聪。

打脸还可能引起面部血肿,如果伤到眼睛,后果非常严重。

4脊背

影响孩子体力和智力发展的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后脑和后背上的脊椎骨中。

孩子的脊髓和脊柱发育不够健全,用力击打的话由于局部压强和震动过大,很容易挫伤其中的神经系统,一旦脊柱受损,还可能造成瘫痪。

5胸腹部

因为很多脏器都在孩子的胸腹部,因此千万也不要伤到孩子的这些部位,如若受到大力打击,容易造成肋骨骨折,戳伤脏器或导致内脏出血,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6屁股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屁股肉厚结实,也不伤筋骨,打几下不会出什么毛病。但其实,打屁股所造成的伤害,要比你想象的严重!

如果力度较轻,的确不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太大的损害。但家长在气头上,不容易控制力度,且往往觉得孩子屁股肉厚经打,所以,很容易造成“失手”。

一旦下手过重,从臀部传到寰枕关节,造成颅骨整体变形,从而引起脑损伤;出现局部软组织挫伤、出血、血循环不畅,还可能导致肌细胞破裂。

特别是男孩子,由于击打屁股时也会连带使睾丸部位受大力压迫,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因此家长忍不住要打屁股时一定要三思!

3

就算万幸,被“体罚”的孩子没有出现什么身体损伤,潜在的伤害呢?

被打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会变傻

早在年,就有研究发现2~4岁没有受过体罚的儿童比受过体罚的儿童IQ高5分;在5~9岁儿童中,没有受过体罚儿童的IQ水平比受过体罚的儿童高2.8分。

从而得出结论:体罚会对儿童的认知及智商产生消极的影响。

会抑郁

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做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体罚程度越高,青少年焦虑抑郁倾向越大。

在一些于公共场合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身上,会有类似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它主要源于爆发性的伤害,还会在相当程度上诱发其他心理问题,比如极度消沉、拒绝社交甚至自杀、自伤倾向。

陈乔恩在一档节目中回忆起童年时光,就透露自己小时候不敢发脾气,因为怕被母亲打。

一聊起母亲,她整个人都显得高度紧张,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状态,还警惕地回头看了看,确认母亲没有在,才安下心来。

而她也表示,因为童年的记忆,自己多年不敢说话,也不敢交朋友,甚至有点自闭。

在有“打孩子”风气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少重要的心理指标都受到了影响。他们的自卑程度往往更低,而攻击性、失落感和焦虑程度往往更高。

也许恰恰是因为缺乏稳定的情绪状态,这些孩子们的学业水平、注意力水平经常有所欠缺。而这些欠缺,又很容易把他们重新带入“挨打”的恶性循环。

越表现不好越挨打,越挨打就越表现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体罚已彻底丧失任何管教的意义,只会把孩子一步步推进深渊,酿成悲剧。

会“遗传”

有研究表明: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能够显著影响父母当前对儿童所实施的体罚行为。

很多家暴者,从小都是在家暴的环境中成长的。

小时候见到了爸爸打妈妈,结婚后也开始打老婆、打孩子。

女孩子小时候有一个酗酒、暴力的父亲,大概率长大成人后也会找一个酗酒、暴力的丈夫。

家庭槽刻的烙印,惊人地在代代传承间重复。

“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身为父母,在对待孩子时,请懂得引导与尊重。因为眼下这个“不可理喻”的小孩,可能就是当初的你……

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而不是打骂孩子的。

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会倾听,用宽容和耐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对体罚说“不”。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际不打小孩日孩子不打不成器对体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