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负责人体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3月3日是我国第17个“爱耳日”。
造成听力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噪音污染、五官炎症、药物*性、机械刺激、器官老化、先天遗传、精神压力等。今天请上海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聊聊如何预防职业性噪音污染导致的听力损伤。
聚焦噪音声污染
噪音令人心烦意乱,情绪烦躁,以至于听到噪音就来气:“烦死了烦死了,耳朵都要聋掉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事实上噪音确实会引起听力损伤,甚至严重者会导致耳聋,而且噪音声污染是目前造成听力损伤的首要原因!
职业噪音知多少
●引擎的轰鸣和共振
●物体冲击声(冲床、压床、锻造设备)
●切削、研磨设备的摩擦声
●电机运行声
噪音界的黑白双煞
▌脉冲噪音——极易引起耳内组织受损
这是一种特别让人闹心的噪音,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于0.5秒),但是没过多久它又回来了(间隔时间1秒以上),但是动静不小(大于40分贝)。
比如某些冲床声,或者挥动锤子敲击物体发出的声音。
▌爆炸性噪声——常造成听觉器官急性损伤
因其携带强大的冲击波而导致损伤:
●鼓膜破裂,即常说的“耳膜震破”;
●听骨断裂或错位,没了健康的听骨,就啥都听不清了;
●柯蒂氏器毛细胞损伤(这是耳内将声音的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的细胞)。
噪音损伤的类型
●听力下降,程度由轻到重可分为:
听觉适应
听力敏感度降低,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听清楚,但是用不了数分钟,听力就会恢复如初。
听觉疲劳
听力的恢复比较慢,大约需要16小时。
噪音性听力损伤及耳聋
听力发生了不可逆的下降。
●噪音还会对心脑血管带来不利影响,如引起血压上升。
●生殖能力、睡眠质量、心理都可能因为噪音而发生不良改变。
职业噪音危害保护措施
限制噪音水平和接触时间
我国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专门的条目限制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
在每日工作8小时的情况下,噪音的A声级不得超过85分贝;若噪音水平更高,则必须缩短每日工作时间。
噪声A声级[dB(A)]
85
88
91
94
97
日接触时间(小时)
8
4
2
1
0.5
控制噪声源
通过改进工艺及设备,减少噪音的发生。
还可采取隔声、吸声、消声、隔震来对噪音的传播进行控制。
个人防护
正确使用耳塞、护耳棉、耳罩等设备,有效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对于接触噪声的工人,要定期对其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观察听力变化情况。对已出现听力损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