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主人:
你好,见字如面。
与你相伴多年,很高兴能以这样的方式与你见面。你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没错,今天是我的节日——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九个“世界听力日”。
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
但是就在昨天,我却听到了一个很不乐观的消息,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了首份《世界听力报告》,警告说到年,全世界近25亿人(即四分之一的人)将有某种程度的听力问题。如果不采取行动,其中至少有7亿人将需要获得耳科和听力保健以及其他康复服务。
目前全球大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其中万是儿童。(残疾性听力损失是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40分贝,儿童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30分贝)
我非常害怕,不知道哪一天我也会受到伤害。所以今天,我想和你一起探讨怎么保护我这一重大议题。
在开启这个议题之前,我想先考考你。上学期,我们一起在德育小主题课程中学习了分贝手势语,不知道小主人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作答——以下这些场景,我们应该发出几分音呢?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入室即静认真倾听0分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课间休息轻声耳语1分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活力课堂小组讨论2分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晨读宝贵齐声朗诵3分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积极参与举手发言4分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精神抖擞集会回应5分音
小主人答对了吗?在校学习期间,我们也要坚持做到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哦。
虽然我与你相伴多年,但我不确定你是否真的了解我,所以首先我想与你分享一下关于我的一切。
认识我耳朵是五官中一个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耳可分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内耳几部分。
外耳
接受外界的声音,声音经过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
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
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若是耳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后果会很严重,甚至可能造成失聪,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耳朵。
我害怕什么人的耳朵是有听力安全限制界限的。
不安全的声音水平:暴露于超过85分贝(dB)的时间达8小时或暴露于dB的时间达15分钟就会造成听觉系统损伤。
(点击查看大图)
小主人应该意识到,一旦噪声使我失去了听觉,听力就不会恢复。采取简单的预防措施将使我们能够继续享受美好的学习生活。
如何保护我·避免噪音
·避免耳朵进水
·不要捏紧鼻子用力擤鼻涕
·不要经常掏耳朵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避免使用耳*性药物
·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耳朵不适,及时就医
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警惕耳机可能正在悄悄破坏你的听觉功能……
世卫组织在中高收入国家研究数据表明,在12-35岁的青少年中,近50%的人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暴露于不安全的声音中。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分贝,这样的音量对听力有很大的影响。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希望小主人们从小爱护自己的耳朵,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尽情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生活!
爱你的耳朵
年3月3日
耳部护理问答时间Q:怎样才能让孩子的耳朵保持清洁?A:耳朵是自我清洁的器官,不需要任何主动清洁。只要清洁耳朵外部就可以了。没有卫生专业人员的处方,不要把任何东西插入耳朵或注入任何液体。
Q:为什么孩子耳痛?A:造成耳痛的问题可能有:
耵聍(耳垢)栓塞;
耳道急性感染;
耳膜急性感染;
中耳积液。
为查明问题,应带孩子去做耳科检查。耳痛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所以不应轻视。
Q:如何才能预防孩子出现耳部感染?A:对耳朵进行良好护理就能防止出现大多数耳部感染。其中应牢记的一些重要事项有:
不要让脏水进入耳朵。
不要拍打孩子,尤其是耳部,以免伤及耳膜。
对耳痛、听力减退和耳内潮湿等问题保持警觉,确保对急性耳部感染尽早做出诊断。
教育孩子不要向耳朵内插入任何物品,比如铅笔、橡皮、发卡等。
Q:耳部遇有问题时,应在何时带小孩去看医生?A:当孩子抱怨有以下问题时,应当尽早去看医生:
耳朵疼痛;
耳朵有流出物;
听力丧失;
言语能力发育不当;
孩子不理解你的适当话语。
部分内容来源:世卫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