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你说什么?
请大声一点,
我听不见……
听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要的交流渠道,人们通过听觉去感知环境,从而从周围获得安全感和参与感。听力一旦损失,人们就像是被堵住了内心与外界交流的通路,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然而,听觉的奥秘还没有完全揭开,仍然有不少的听障者无法得以治愈,每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听力障碍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
为了提高人们的听力保健意识,关心听力障碍群体。年3月3日,我国“爱耳日”活动正式启动。年,WHO将我国的“全国爱耳日”确定为“世界听力日”,以提高人们对如何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的认识,促进世界各地的耳和听力保健。今年,世界听力日主题为“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HearingCareforALL!Screen,Rehabilitate,Communicate.)。
形势严峻的听力健康
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听力障碍导致人们无法进行言语交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正常的听觉通过外耳、中耳、内耳到各级听觉神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听力障碍,表现为听不清或听不到。
然而,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都增加相当数量的听力障碍病人,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据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研究显示,突发性耳聋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好发年龄为40岁-60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但近几年来,已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也频频中招。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指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到年,预计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
重视听力健康已成每个人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康复”是今年爱耳日的三个关键词之一。它是指全社会需要重视听力康复与防聋工作,发现听力损伤需要及时干预,杜绝听损的加重,要重视助听装置对有听力损失患者的帮助,重视听障患者语言训练和康复,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然而数据显示,目前听力障碍群体正在趋于年轻化,但只有不到5%的听损人士选择助听干预。
以单侧耳聋患者为例,从目前听力损失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单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的患者数量是巨大的。根据美国的调研数据推算,我国的单侧耳聋人数至少万左右。
然而,面对庞大的单侧耳聋市场需求,目前市面上几乎找不到一款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针对于单侧听力损失,以及一些传导性耳聋如先天外耳道闭锁、中耳炎症、中耳手术外伤甚至一些肿瘤造成的声音传导障碍引起的听力损失,药物治疗基本无效,传统助听器效果较差。
声佗医疗:做耳朵的“守护者”
在浦东,有一大批企业正从“医疗器械制造”转向“医疗器械创造”,走上全球医疗市场的高地。其中,着力于为更多患者传递声音的声佗医疗开发出了“独家的”牙骨传导助听器,作为目前全球首个、非手术、无创牙骨传导产品,被业界认为具有特殊的临床价值,弥补了国际上现有的助听器的局限。
声音在拉丁文里是用“Sonitus”表示,而首字母“S”像极了“牙”字的古文字体,即跟上下结构两个貌似耳廓组成的金文“牙”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声音跟牙齿有什么关系?这是声佗一直在探究的领域。
据悉,一次偶然的机会,声佗创始人普强凌见到了一款牙骨传导听力系统SoundBite,该系统拥有逾百项发明专利并在美国FDA和欧盟CE已获批上市,在他看来,那正是可以填补中国乃至世界听力市场空白的不可多得的好产品。
通过收购,声佗医疗已经成为了这款源于美国硅谷的全球唯一牙骨传导听力系统技术的拥有者。声佗医疗利用自有研究开发平台及一流团队,运用中国在产业链和市场容量方面的巨大优势,打造出品音这款基于全球首创高科技的音质无损无创伤的牙骨传导听力系统。该系统更是被业内称为“具有革命性的临床价值、国际创新的听力损失解决方案”。
人类感知声音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空气传导和颅骨传导。其中颅骨传导有移动式和挤压式两种方式,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其具体传导途径为:“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通常人们也并不需要利用自己的颅骨去感受声音,但是,当外耳和中耳的病变使声波传递受阻时,则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弥补听力。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因此,声佗的“SoundBite”具体的工作原理则是在外耳隐蔽佩戴一个电子设备收集听损耳侧的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算法优化处理后将信号发射出去,在上颌牙齿上有一个接收设备,将收到的信号转换为震动信号,再通过颅骨传导,最后进入耳蜗,从而使听损患者听到声音。
去年6月,声佗研发的全球独创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品音?第三代产品(SoundBiteG3)在国内上市。据悉,该款产品填补国内单侧耳聋市场产品空白上市,其效果可与奉为“金标准”的外科植入相媲美,但是其价格却仅有三分之一。
医院耳鼻咽喉科听力中心负责人冯艳梅表示,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在临床效果中表现突出。临床数据显示,佩戴一个月后,能提高患者在安静、嘈杂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和生活质量。据悉,声佗医疗这款全球独创产品将在国内渠道和市场进一步打开,覆盖到全国省会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
“医院和听力中心开始具备销售产品和独立完成验配流程的能力,并有来自美国和中国的患者使用了品音,大大提升了生活质量。”普强凌介绍。
数据显示,国内助听器市场规模已从年的11.23亿元增长至年的42.85亿元,预计至年我国助听器行业产量约近万个。
声佗医疗采用“原创+引进”的模式,开拓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模式。据了解,品音?的技术源自美国硅谷,后被声佗医疗收购并引入中国市场,目前拥有该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
普强凌表示,中国的听力行业属于“刚刚起飞”的行业,国内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国外品牌难以撼动,“我们将国际技术与中国研发效率、供应链、生产成本、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未来还会继续加强产品的研发,每年都会有新产品上市,并且也正在研发新的细分领域产品。”
文字丨钟南
美编丨小H
投稿邮箱丨pd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