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现在已经进入到数九天了,冬天在室外活动多或者防护不及时的小伙伴会发现,天气冷的时候,手冻得像萝卜似的,又红又肿,又痛又痒,甚至出现暗红色、紫色肿块,严重的出现水疱和溃疡,这是冻疮的表现。冻疮一旦发生过,整个冬天都会反复发作,而且第二年容易复发。
要想冬天不长冻疮弄清源头最重要冻疮是长期暴露在10℃以下的低温后发生的,潮湿可以加重损害。在暴露在中度寒冷的环境中时,皮肤血管先收缩后出现血管麻痹性扩张,引起静脉淤血、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引起皮肤水肿等表现。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
冻疮的临床表现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老人、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溃烂后疼痛。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冻疮多见于女性的股部。临床上有特征性呈蓝红色浸润性的斑,对称分布在过度肥胖的股外侧面,偶可有继发性溃疡和常合并毛囊性角栓。这些损害完全与冷暴露有关,且在温暖环境中消退。冻疮也分轻重这三种情况要知道一般来说,冻疮有三种情况:红肿型、青紫肿胀型、溃疡湿烂型。最开始红肿期:只是偶尔痒,这时是最好治的。
稍微严重的青紫肿胀型:在温暖的环境下,或者遇到热源,这时痒痛感极其强烈,治愈时间也比较长。
冬天冻疮怎么养护?重预防:忌寒,宜暖首先我们要注意日常保暖,受冻后不能马上用火烤或者热水烫,也不能用冷水淋、用雪搓,以免溃烂。
其次,还要从源头解决,重点就在于提升阳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01
防冻疮,从增强体质开始
阳虚体质的形成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像长期熬夜、夏天吹空调、冬季穿裙子、常吃寒凉食物等都会损伤阳气。
其中,女性阳虚问题最为突出,因为体内阳气相对亏虚,温煦不足,所以对外界的寒湿邪气反应非常敏感,冬天容易生冻疮,还易小腹冷痛、月经推迟等。起居方面,坚持20分钟午休;多晒太阳,每次15~20分钟,最好是晒背,也可以洗桑拿、泡温泉等;夏天尽量少用空调,使用时温度设定在26℃以上,并做好头、背、腹、关节的保暖。02
防冻疮要注意保暖
预防冻疮首先要注意保暖。冻疮以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天气寒冷时,出门可以戴上耳罩,或者用帽子、围巾遮住耳朵,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适时踮脚、蹦跳,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还要注意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身体在寒冷的环境中时间过久,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烫或烘烤,以防溃烂成疮,应该用温水泡或者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强局部的摩擦及运动,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此外,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和耐寒能力,这是预防冻疮的好方法。
03
多做局部按摩效果好
平时可多做些局部按摩:
按摩双手:双手合掌,反复搓摩,直到双手发热。然后,用左手紧握右手的手背进行上下摩擦,之后再用同法摩擦左手手背,直到手背发热。按摩脚心:屈膝坐在床上,两脚心相对。用左手按住右脚心,用右手按住左脚心,然后两手同时用力按摩,直到脚心发热。按摩双腿:坐床上,腿伸直,两手紧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右大腿根,一下一上为1次,共擦15至20次。
按摩双耳:分别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两侧的耳廓,从耳上至耳下反复进行摩擦,直到两耳发热为止;或者用两侧手掌轻轻压住双耳,反复地上下摩擦,直到两耳发热为止。同时,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