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知识
小讲堂
-Theearcareday-
年3月3日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根据市、区残联《关于开展第22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针对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等情况,为增强全社会听力疾病预防意识的工作需求,北太平庄街道残联于3月3日上午利用“互联网+微课”新媒体模式,开展了“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在32个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线下现场面对面互动宣传活动,利用电视、新媒体,公益广告及预防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宣传普及预防知识,旨在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介入、早康复。有效的避免和减少听力疾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预防意识。
活动照片
通过此次全国爱耳日“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北太平庄街道残联发挥线上新媒体“微课”优势,结合线下宣传面点面互动的开展模式,全方位增强了社区群众了解到预防耳部疾病等相关听力科学知识。
爱耳护耳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北太平庄街道残联呼吁大家,
关怀您的耳朵!
一起保护听力,一起享有听力健康!
北太平庄街道罗庄社区温馨家园
年3月3日
文/章玉群
图/社区居委会
日常用耳保健一各种行为要谨慎01戒除掏耳朵的习惯。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伤及鼓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02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03夏季游泳前需做体格检查。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
04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因为此细菌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最终导致耳廓畸形(菜花样耳)。
05远离噪音现场(包括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聋。
06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交替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07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二学习生活要减压
在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精神不佳、睡眠质量差以及情绪激动等状态下,均容易出现听力受损甚至耳聋的情况。所以应积极面对学习及工作中的挫折,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用健康科学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家人倾诉、多读些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等。三电子产品科学用
现代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都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其配置的入耳式耳塞如果长期佩戴很容易导致听力的损失。手机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也已引起了众多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