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今年52岁,是一位保洁员,平日负责拖地、抹墙,总与冷水“打交道”。近日,因双手冻医院就诊。
“每年冬天,科室接诊不少从事保洁、家*行业的患者。”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晓雪介绍,一般冻疮多发于肢体末梢部位,如手足、面颊、耳廓等,局部呈紫红色隆起,按压会褪色,遇热时会引起瘙痒。
刘晓雪介绍,皮肤冻伤较轻、没有出现破溃的患者,可涂抹冻伤膏、维生素E等促进血液循环、修复皮肤损伤的药物。
自行处理的话,可将3至5个新鲜辣椒浸泡在75%的酒精中,密封一周后外用涂抹。此外,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局部激光照射、红外线治疗,也十分便捷高效。
提前预防更重要
家住樊城区的可可(化名)今年9岁,一到冬天其手部就会肿胀、长红斑,还出现少许破溃、结痂,自行涂抹冻伤膏后症状有所缓解。为彻底治愈,近日,家人将其带医院就诊。
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吴要群介绍,进入冬季,诊室每天都能接诊到三四位冻伤患者。寒冷、潮湿的环境是冻伤发生的主要因素。低温潮湿环境中,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易诱发冻疮。
吴要群提醒,冻疮极易复发,因此每年都要提前预防。冬季到来之前,应多揉搓手脚、少接触冷水,避免穿着过于紧身的衣物,阻碍血液循环。易生冻疮或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
此外,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手、脚、脸、耳部的保暖,注意佩戴口罩、手套、耳包等防护物。同时,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在寒冷环境中久坐不动。
转发,
让更多人知道!
来源:楚天快报编辑:孔妍编审:刘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