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挫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少年人的生涯启蒙健康篇保护耳朵
TUhjnbcbe - 2021/4/6 21:41:00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0.html
开学啦!改版后的“少年人的生涯启蒙”专栏开机第一讲会是哪位主播隆重登场?

大家好,我是Jenny老师,很高兴第一次来到“少年人的生涯启蒙”平台,3月3日全国爱耳日越来越近了。前段时间我因为突发性耳聋,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和医生的接触,自己也查询了各方面资料,学习到更多与耳朵健康有关的知识。这次受陈老师的邀请,今天在这里给小朋友们普及些爱耳日的由来和主题,以及分享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何保护耳朵的小知识。

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暖暖场吧。此物管八面,人人有两片,用手摸的着,自己看不见。聪明的小朋友们一定猜到是什么了吧。对了,就是我们的耳朵。我们的耳朵的作用可大了,小朋友们可能会说,耳朵不就是用来听吗?听音乐,听故事,听小伙伴们说有趣的事,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学知识,在家听妈妈夸奖自己,在不同场馆听讲解员的各种介绍……其实耳朵和我们的说话、唱歌也是息息相关的,听觉是接受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没有听觉,就没有语言信息的输入,失去输入的信息,我们就无从学习,影响我们的表达。聋哑人的称呼也因此而来。因为有了耳朵,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全国爱耳日的怎么成立的呢?因为我国患耳聋的人数节节攀升,年3月,在*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自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至今已经是第21个年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最近几年爱耳日的主题吧:年,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策;去年的主题是,保护听力,终生受益。今年年的主题是:HearingcareforAll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立志于关心所有人的听力健康。现在跟着Jenny老师来了解一下我们耳朵的构造,耳朵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是小朋友们可以用手摸到的位置,外耳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中耳有鼓膜、听小骨、咽鼓管,起到声音传递放大的作用,就像一个扩音器,作用类似老师们有时候上课时带着的“小蜜蜂”。声音通过外耳收集,中耳放大,传到内耳。内耳有耳蜗、前庭、半规管,起着传递声音的作用,这三个名字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抽象,Jenny老师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介绍。声音到内耳首先传到耳蜗,有些患严重耳疾的人们是需要通过装人工耳蜗才能听到声音的。接着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其次前庭和半规管又起着平衡调节的作用,如果前庭功能出现问题的话,很多运动类项目都会受到影响,例如拍球的时候,手总是拍不到球;跑步时容易自己绊倒自己;跳绳时,绳子和脚怎么都配合不好。前庭功能不好还会让看似简单的抄写也会受到影响,容易抄错还速度慢。说说半规管,当半规管发生问题时,可能会引起患者眩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腾飞,对于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了,目前我国听觉障碍人群还是比较庞大的。尤其是近几年听觉障碍发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去年11月份Jenny医院住院期间就遇到了好几个低于10岁的患有耳聋的小朋友。我们国家目前耳聋的残疾人万人。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人。老年性聋约万人。所以加强耳病防治,防聋治聋,刻不容缓。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张图片,小朋友们知道她在干什么吗?对,她在进行常规的纯听力测试。当我们感觉耳朵频繁耳鸣或者听声音有点模医院做听力测试。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耳鸣。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於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耳鸣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今耳鸣的现象比较常见,可能有些小朋友在疲劳的时候也会有感受到。当我们的耳朵出现耳鸣时,一定要引起注意,这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了。什么原因会出现或加重耳鸣呢?1、噪声: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2、精神紧张和疲劳:当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在身体疲劳状态时均易使耳鸣加重。3、特殊药物:耳鸣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就诊时,不要忘记告诉接诊医师患有耳鸣,因为有些药物会使已有耳鸣症状加剧。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耳聋,也就是失聪,失去听力。产生耳聋的原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疾病、抗生素中*之外,更多的是不良的用耳卫生行为习惯所造成的。提到耳疾,重中之重,一定要提到首要听力“杀手”:噪音。声音响度单位是分贝,我们先大概知道下,我们生活中相对应的分贝数:10分贝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30到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会开始干扰谈话。在学校我们应控制不超过70分贝,90分贝或以上的声音就会伤害我们的听觉功能。那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有哪些呢?Jenny老师挑了其中的三条:汽车喇叭 70----90分贝,所以上海现在绝大多数道路上是严禁鸣笛的,尤其是高考时段。锯木声/爆竹声 ---分贝,相信小朋友们都经历过电锯的声音,会情不自禁的捂上耳朵对不对?那你们知道你们小小的身体会制造出多大的噪音吗?人们的尖叫吵闹声 70---分贝。天哪!有没有被这个数值吓到,我们有时在楼道里的打闹喊叫声都超过了汽车的喇叭声了。甚至有些小朋友还喜欢恶作剧,突然在同伴的耳朵边大叫一下,这样做对对方的耳朵伤害是巨大的。知道了吗?所以下课文明活动是爱护自己也是爱护他人的一种表现。除了避免噪音的伤害,我们还可以怎么保护耳朵呢?谨慎用药,尤其是抗生素,防止药物性耳聋,服药前看看药物副作用,遵医嘱。感冒后或坐飞机后耳朵疼痛要及时治疗。游泳时带好耳塞,预防耳朵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避免频繁或是不正确的掏耳朵,会损害耳道。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突然出现听力下降第一时间诊治,医院就诊。如出现耳鸣现象,请注意休息,并告诉父母。今天Jenny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也能有收获,再见,谢谢大家。

来秀说

早年,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常有因使用碱水洗头时保护不当,液体进入耳道灼伤组织导致耳聋的发生。常有幼儿因屡患中耳炎致听力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更有为数不少的患者长时间使用耳机且未能控制好音量伤了听毛细胞,致使听力减退……

新年伊始,“少年人的生涯启蒙”专栏迎来了Jenny老师,由“突发性耳聋”聊保护耳朵的话题:

感谢Jenny老师的分享,本期话题,既是结合全国爱耳日的宣传,也是给所有大朋友、小朋友的一份健康小贴士:

当我们在做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时出现不可能、不该发生的低级错误或障碍时,不妨对自己、对当事人(特别是自知力尚不足以主动觉察异常的未成年人)多一些耐心,尽快做科学的、必要的医学检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排除身体的异常。

当我们在无休止地奔跑在求学、工作的征途中,需要适时停留、适度调整、戒骄戒躁、休养生息,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再多的“0”,离了这个“1”,便啥也不是——希望这不仅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道理。

本期策划、编审:陈来秀文档、PPT:Jenny老师现场导播、录制:张娴靓、方蕾视频编辑:方蕾来秀老师

您的喜欢是我创作的动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少年人的生涯启蒙健康篇保护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