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挫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为了给小耳朵找妈妈,我拼了外耳再造手术
TUhjnbcbe - 2021/3/30 14:03:00

现在了解下来外耳再造手术不是像我之前了解的取肋软骨雕刻耳朵这么简单,比起6年甚至更久的手术等待期,手术后的恢复与护理难度也较大(主要是二期术后护理,由于目前在等待二期手术后续再分享),更难的是需要做好小耳天使的心理疏导,让小耳天使了解手术方案,消除恐惧勇敢面对手术,并在术后做好护理配合,以及自我的心理建设。如下分享几个我和闺女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疏导方式,仅供参考,也欢迎术后的天使父母留言分享。(PS:请大家尽量在文末留言,考虑到大家隐私我一般也不会设置为所有人可见的精选留言,主要是私信偶尔会因推送问题收到时已超出回复期无法回复,还请前期私信未回复的朋友见谅)

写给小耳天使

1、妈妈,为什么一定要做大耳朵手术?

前期闺女不止一次问过我这个问题,现在没有再问起,因为她和我一样接受了必须要做大耳朵手术的事实,也同样期待大耳朵长出来后的美好。她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这么回答的。

做大耳朵手术是为了让你更漂亮呀,你看爸爸妈妈都有两个大耳朵,妈妈还打了两个耳洞还可以戴漂亮耳钉,做了大耳朵手术后你也可以戴耳钉啦。她起初会质疑我,那小耳朵也有耳垂也可以戴耳钉呀,而且还可以只戴一个耳钉。我说那即便不戴耳钉,你看现在新冠病*还是没被打败,你带口罩也不方便呀,小耳朵经常挂不住会掉,或者需要系在后面对不对。她说对。我看她开始认同后就又接着说,妈妈给你买的粉色太阳镜很漂亮,但是你戴太阳镜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会滑下来,跟个老奶奶一样。她咯咯乐起来说:是滑下来,你才是老太太呢。还有呢,你看妈妈的耳机都是两个对吧,等你长大了妈妈也会给你买耳机,你如果只有一只大耳朵就只能戴一只耳机,另一只耳机会耷拉着,听歌也不方便呀。这次她应该是彻底明白也认同了,便打断我说:哎呀,知道了,老太太。

后来她还问过我:妈妈,为什么要选择现在就做大耳朵手术呀,我长大些不怕疼了再做不行吗?我说:爷爷说现在你长高了长壮了可以做大耳朵手术了对不对。她说对,我就又接着说:其实,大耳朵手术是有最佳手术期的,现在做手术呢,不耽误你上小学。明年你上小学了再来手术还得请假,还要补课多麻烦。而且等到年龄大了,肋软骨做出来的大耳朵就不漂亮了,再来做爷爷也不见得给你做了。还有呢,就是小孩子愈合能力强,现在手术疤痕很快就能长好,长大了再手术疤痕多。然后还有小孩子的疼痛感要比大人弱,你看我有时候气疯的时候打你一巴掌你都不哭,但是我自己手疼的想哭。没想到,她会哈哈大笑地说:那是因为妈妈手上没有肉,我屁股上肉肉多呀。显然,她也认同了。

2、为了给小耳朵找妈妈,我拼了!

她说:妈妈,做大耳朵手术,我的小耳朵还会在吗?我很喜欢它。小耳朵是我的玩具,我可喜欢摸着玩了。我见她这么喜欢,也就顺着她说:会在的,咱们做大耳朵手术就是为了给它找妈妈。你看它这么小,多孤单。咱们找到大耳朵妈妈后,大耳朵妈妈就会一直抱着它了。她说:嗯,好,就像妈妈抱着我一样。第一次说的时候是一期手术当天,她应该是有点痛,就跟我说:妈妈,我不怕疼了,为了给小耳朵找妈妈,我拼了。

后来同病房的小哥哥聊手术的时候,她还讲给小哥哥听,小哥哥很逗的说:那小耳朵的爸爸呢?她说:另一只大耳朵就是爸爸呀。小哥哥又说:那小耳朵会离家出走的。她说:不会离家出走的,妈妈说了大耳朵会抱着小耳朵的。

虽然我建议把手术方案尽量完整地告诉孩子,但是毕竟他们也是孩子,也可以给他们制造一些美丽谎言保护他们的天真童年,毕竟长大了一切都会交给时间,时间会冲淡这些有些疼痛的记忆。

3、妈妈,我害怕疼,我很紧张

我们对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往往都会充满担忧与畏惧,孩子也一样,医院。所以闺女在第一次拆包包换药痛到哭鼻子后,第一次拆包包,第一次注水,第一次拆线都会紧张,甚至第一次拆线的前一天晚上她还紧张到失眠总担心拆线会跟换药一样疼。

虽然我会提前了解这些第一次疼不疼,也会提前告诉她,她还是会紧张,会担心我是不是骗她。起初我跟她说的时候,她不信,我说那好吧,我说不疼你不信,你问了小哥哥小哥哥说不疼你也不信,那你就自己去体验下吧。第一次拆包包其实就是把包裹在头上耳朵上的包扎带和药拆开,所以一点都不疼,满脸忐忑地不想进去还没来得及哭就被叔叔领进去后然后一身轻松地高高兴兴走出来,告诉我原来我真的没有骗她,真的一点都不疼。好吧,说了不听只能自己去感受了。

后面第一次注水也就相对轻松点了,她不再一遍遍地问疼不疼,只是说妈妈我有点紧张,因为是第一次注水所以有点紧张是正常的吧。我说:对,很正常,第一次经历都会有点紧张。事实是注水也确实是不疼的。

可能是第一次换药太疼的原因,第一次拆线前一天晚上她失眠了,还一遍遍地问我到底疼不疼。以至于他爸就埋怨我,什么都告诉她,什么都别说第二天直接进去就行了。看到她失眠到很晚,我也曾怀疑是不是自己有点过于透明了,第二天她忐忑地进去以后很久才出来,看到她爬在那里老老实实地配合,我觉得自己提前说除了让她失眠外,也没啥不对的,这么长时间没有心理准备加上会有点疼,她不见得能配合好。后来她拆线完出来以后跟我说:妈妈叔叔是剪断一下拔一下,剪断一下拔一下。拆线是有点疼,不过我很坚强没有哭,因为就像是被一个蚂蚁王给咬了,我还能忍受。

4、妈妈,我对这个手术方案很满意

由于手术次数多,手术时间长,幼儿园需要请假时间长,也需要一直留在北京,加上一期手术后需要注水养皮,考虑到二期取肋软骨后胸部会疼,所以我就提前把手术方案跟她讲了,她虽然对一切也充满未知,但听我讲的很详细,自己也又问了一遍注水次数(15次左右,两个月左右),养皮时间(一个月左右),二期手术住院时间(3-5天),二期术后腹带怎么带之类的问题后,自己好像很放心地跟我说:妈妈,我对这个手术方案很满意,只要是爷爷给我做,只要妈妈陪我住院,我都不害怕。

写给小耳天使父母

1、妈妈,我什么手术都不怕,就怕你哭

闺女讲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再泪目,却十分感动,也很愧疚自己的脆弱和泪点低还是影响到她,争取下次手术不哭,至少做到不让她看见我哭。

在孩子面前哭这方面我真的是个典型的反面教材,闺女手术当天遇到的一个妈妈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她看我哭拍着我肩膀说不要哭,这是好事,应该高兴。而且她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看着他家儿子坐在手术等候室里很淡定,还不忘跟她隔着玻璃做*脸,由衷钦佩这个伟大坚韧的妈妈。

同病房一起手术的小哥哥妈妈做得也很好,小哥哥性格乐观开朗,比我家闺女大1个月,妈妈问他怕不怕,他说只要妈妈在身边,什么都不怕。他妈妈也很乐观开朗,把手术当成小事,他就真的相信手术就是进去睡一觉。后他妈妈也开导我跟我说,还是要调整心态,大人不害怕孩子就不会害怕,他们毕竟还是小孩子不懂事也很天真,妈妈说什么,他们真的会深信不疑。

2、小耳朵未发育的原因无法定论,但谁也没做错,请一定不要自责

其实,外耳再造手术于我和闺女而言,是闺女找到出生前迷路的大耳朵给小耳朵找妈妈,而我则是放下多年的自责包袱、打开心结。医院交流才知道不是每一个妈妈都像我天天面对电脑工作,也不是住过什么新装修的房子,更不是孕期生活在当年伸手不见五指的雾霾北京,小耳朵未发育不是单一的因素影响,有可能还是基因序列问题。

从看到闺女从手术台回来被包扎的头都不能移动的那一刻,我彻底接受了小耳朵带给我和闺女的印记。没有必要再去追究原因,这已经是既定事实,哪怕找到原因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不管我们是否幸运地可以被家人理解,是否幸运地已经开始尝试接受小耳朵,都必须走出自责。我们作为父母,尤其是作为妈妈,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单从小耳天使选我们做妈妈来看,我们都是足够优秀才会被天使们选中。

3、选择大耳朵手术是否理性且正确,我的答案是肯定理性且正确

我和天使家长们一起看一些朋友分享的术后照片时,看到术后疤痕多,耳朵未消肿时的血腥画面,又想到孩子手术遭罪、护理过程漫长、孩子睡觉不自由等问题心里万分焦虑,对术后充满未知的心情五味陈杂,甚至想退缩,想放弃耳再造手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理性又让我们互相鼓励,彼此提醒我们没有退路,再造外耳是必须的,这不仅仅是弥补大人内心的缺口,也是为孩子更美好的未来考虑。他们值得拥有不受小耳朵影响的未来,虽然我们现在都讲小耳朵是小事儿,仅仅影响美观,孩子也乐观开朗,但这都是因为孩子确实还小,还天真不懂事,很多他人的多余目光都是我们大人在承受。从长远来看,孩子终将会有自己的社会认知期、青春期,当他们因为小耳朵会被别人多看几眼的时候,甚至是被别人嘲笑和冷落的时候,当他们想把头发竖起、想随心戴耳钉、佩戴耳机或口罩却还是会顾虑小耳朵会被露出来的时候,当他们成年后恋爱、工作、想要谈婚论嫁的时候,这些所有时刻我们都无法替天使们面对。人生的路太长了,心理对一个人的影响太深远了,我们终究无法时刻陪伴他们左右。医院里也看到一些上初中的天使大哥哥大姐姐甚至一些成人叔叔阿姨来做再造耳手术时,更加坚信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无论多难给天使们做漂亮的大耳朵是很理性,也是很正确的决定。

4、对大耳朵手术效果要有客观认识和适度期待

我们会一起交流看到的术后大耳朵效果,能够看到可能一些大耳朵虽然都是出自某专家之手,但从外观和疤痕来看还是会有差异,这其实跟医生水平(包括主刀医生和缝合医生水平)、孩子体质和术后护理有密切的关系。再牛的医生也不可能做出一个像天生大耳朵一样漂亮的耳朵同时还不留疤痕,毕竟是再造,毕竟要取皮要取肋软骨,所以留疤是肯定的,只是说咱们怎么护理好尽量减少疤痕。

再就是大家会讨论到再造大耳的厚度、外观颜色、位置高低和前后的些许医院、选医生方面去选择更稳妥的方案。虽然我是典型的追求完美的处女座,也渴求闺女的再造大耳朵可以很漂亮,但是我近期在不断地心理建设,再造耳肯定不会像天生大耳朵那般漂亮和抗造,再造耳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成长期和呵护期,关于厚度、外观颜色和位置即使最终真的有差异也不必过于紧张,毕竟除了咱们这群敏感的父母,没有人看人先看耳朵,更没有人去会刻意比较两个耳朵的差异。

加油,每一位小耳天使,每一位天使父母,只愿每一位小耳天使都能平安顺利地为小耳朵找到呵护他们的大耳朵妈妈!

世间微弱的光

温暖生命

一路同行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了给小耳朵找妈妈,我拼了外耳再造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