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运动鞋组30万大奖作品征集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外耳式鞋是产于18世纪的“修道士鞋”,其结构几乎和现在最普通的外耳式鞋一样。美国大兵及世界上许多*人所穿的*靴,是典型的三节头外耳式,这种结构的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专为伞兵设计的,能延用至今,可见无论是结构上还是性能上都是相当卓越的,当然也说明了外耳式鞋的生命力之强。
跟内耳式鞋不同,外耳式鞋由于其后压前的特点,造型变化非常丰富,受到各个年龄层次的男女消费者的欢迎。外耳式鞋虽有两节头和三节头之分,但其结构的变化主要在鞋耳,而鞋耳的变化又要跟楦的头型的变化和谐一致,比如尖头楦和尖形或尖圆形鞋耳相配,方圆头楦和方圆鞋耳或梯形鞋耳相配。同时要注意鞋眼、鞋卡和鞋环等配件的搭配,比如大圆头*靴就该用明鞋眼,眼圈件最好用铜制的六方形的,以体现阳刚之气。而休闲类则可用暗鞋眼,不用眼圈,以体现其随意性。下面以图4—15为例,说明外耳式鞋的基本设计方法。
图1-1男外耳式四眼鞋结构图
01男外耳式四眼鞋结构分析
1、外耳式鞋也使用男女素头楦,各种参数与内耳式鞋楦的参数基本相同。
2、暗口门,外踝耳扇前尖点在OQ线向下8mm左右处,这个点是外耳式鞋的关键点,此点如果偏上,则使穿脱以及出楦困难,偏下则使鞋耳太大,影响美观。
3、耳扇前尖里踝高于外踝3-5mm,并且里踝要前于外踝2-3mm,以纠正人们视觉上的偏差(错视)。
4、外耳式鞋的保险皮可以和两节头鞋的保险皮一样,也可以做成40mm长12mm宽的长方块或其它形状,还可以用后筋皮。
5、由于外耳式鞋是后帮压前帮,后帮是外耳式鞋的重点,且由于鞋耳是外耳式鞋的关键,因而设计时要从后帮着手,后帮的前端线一般与VH线相平,如果靠前,虽然有利于穿脱,也便于出楦,但有可能因前帮过短而造成比例失调(超长楦除外);向后如果超过VH线5mm,则有可能难于出楦,并有可能将口门或锁口线撕坏。
6、外耳式鞋常常设计成中腰鞋,中腰鞋的鞋口一定要超过踝骨,距楦底楞线可在65~80mm之间。如果鞋口平踝骨下边缘点则会磨脚,平踝骨凸点则会使鞋口变形(向外张大),影响美观。中腰鞋的鞋口多设计为软口,内衬海绵,以增加舒适性。后跟口(后弧线上口)的线型可以和普通皮鞋一样,也可以吸收运动鞋后跟口线型的长处,后者不光线型优美,而且穿着舒适。
结构设计和样板制作
02
1、用美纹纸贴半楦。
2、画好背中线、后弧线和底中线,找出V、H、O等9个点并作出VH、OQ、E′F、E′P等四条基本控制线,E′点在E点之前10mm处(每减少一个鞋眼就从E点向前10mm)。
3、从O点向下8mm为外踝鞋耳前尖O1点,锁口线就在OQ线上,锁口线的长度一般为5mm左右,不超过6mm。
4、定O2点,O2点是里踝鞋耳前尖点,里踝鞋耳前尖比外踝鞋耳前尖高3mm,前2mm。
图1-2男外耳式四眼鞋设计图
5、两翼后端点在F点较为常见,如图流畅连接O1F和O2F,通常是先画好O1F线(此线要如图画成弓形,不可太直),然后再画O2F线,此线应有近与O1F线重合,但需注意,O2F线也必须是一条流畅的弧线,不能有接头的痕迹。
6、在∠O′V′E′范围内圆弧鞋耳,这是外踝;将O2与此弧线流畅连接为里踝鞋耳前端线并打上里踝标记。注意,鞋耳的前端线通常不能设计成向后倾斜的线型,因为向后倾斜的鞋耳一般会给人以不稳定不安全的感觉。
7、在∠VE′P范围内圆弧鞋耳,大致顺着E′P线向下向后流畅地经过K点附近到达Q点,这是鞋口线。后帮的鞋口线与后帮高均与内耳式鞋相似,只是鞋耳的上端圆弧应略大于内耳式鞋,以免显得拘谨,从而与外耳式鞋整体的奔放的风格不相一致。此外,内外踝两耳之间也有空开5~6mm的,这一点将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中讲述。
8、鞋眼:距边13mm作背中线的平行线为鞋眼线,第一鞋眼距VH线10~11mm,第四鞋眼距E′P线12mm,平分出四个鞋眼。
9、前帮:从V点向上20mm为V2点,V2点为前帮后端点。从O1点向后10mm为O3点,,曲线流畅连接V2O3为前帮里外踝后端线,V2O3与O2F相交处为O4点。务必要让这条弧线从第一第二鞋眼中点附近经过,如果太前则有可能将断帮位置暴露在鞋带的前面。
10、鞋舌:从E′向后6~8mm为E″点,E″为鞋舌顶点;过E″点作背中线的垂线,沿着该垂线向下25mm为E0点。从V2点沿里外踝前帮后端线向下30~35mm为V3点,直线连接E0V3为里外踝舌边线。鞋舌也可以到平面上去做,如图5-25。
11、后帮展平:用美工刀将外踝后帮刻下进行展平处理,将其贴平到牛皮纸上,后弧线及鞋眼等的处理跟两节头鞋相同。然后复制一张里踝后帮,注意从O2至背中线以及从O2至F点的线条必须与楦上所画线条一致,最好用直锥将O2F线刺过去。剪下样板后要分别将里外踝的锁口线标清楚,锁口线一般在鞋耳前尖向上6~8mm处,不可太上,一般车3针,方向是与OQ线平行,要让整个锁口线受力,而不能只让锁口线的某一点受力,否则会因受力不均而撕坏鞋面或造成断线掉线。
12、测量从A点至F点的距离并记下,展平时要保证这一段长度不能减少,一般要加长6~10mm,相当于插了一个跷,保证了V点附近马鞍型曲面受力的平衡我,使得出楦后鞋面不会下塌变形。
图1—3前帮展平
13、前帮展平:揭下前帮贴样,将贴样的背中线与对折纸中心线贴平,VO之间有意识地皱掉2mm。AF之间不能压死,要先检查这一段的长度,如果AF之间的长度低于楦上尺寸,则如图开一刀至O1,以O1点为圆心,将O1F这一块向后旋转,使AF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在楦上测量的长度(6~10mm)。将V2O3连接为前帮里外踝后端线。将O2F按楦上的图形连接。放帮脚余量并作出里外踝区别,按线剪下并打上定针点即成净样。在净样的基础上加上压茬量(一般为7mm)和折边量(一般为4~5mm)即为画料样。
14、鞋舌:取对折纸,把头帮与舌头相接处的线条画在对折纸上,将V2点标出。鞋舌中线长度为V2E″另加3mm起跷,E′E″=6~8mm。在中心线上设定A,V2A=3mm。鞋舌的边宽为B,V2B=35mm,曲线流畅连接V2B。
图1-4鞋舌
15、里样设计:①前帮里样:帮脚收6mm,按里踝做,与后帮相接处放10mm压茬。②后帮上口放3mm修边,与前帮相接处放8~10mm压茬。③后缝上口收2mm,下口收5~6mm,将此两点流畅连接。④鞋舌里样:与前帮相接处放10mm压茬,其余同净样。里样设计如图:
图1—5里样设计
外耳式鞋变化万千,比如本例将前包头断开就成了三节头外耳式,后帮更是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分割,鞋耳的造型也可以进行无穷的变化,比如镶耳式鞋、外耳式围盖鞋、外耳式花三头鞋(燕尾式)等,将花三头去掉又成了镶腰式,镶腰式是在前后帮之间镶接一个横贯里外踝的跗腰部件,这种鞋的色彩常常不是单一的,往往跗腰这一块的颜色要深于其它部位,或者用色泽较暗纹理较粗的绒面革作为前后帮,而用光滑发亮的正面革做镶腰,以突显其光亮高贵。镶腰部件形体的特点是鞋耳前部长、腰窝部位窄,且通常是向下向后倾斜的弧线。镶腰当然可以做成尖耳式或钎带式,等等。将镶耳式的鞋耳向前延伸,又可以变化为前开口式;将鞋耳压在前帮口门之上,而鞋耳的下端又被压在前帮的两翼之下,这样前后翻转,互相压接,就显得生动活泼。平常应多动脑筋,多作一些这一类的变化,以满足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求新求异的要求。
女外耳式鞋也颇受中青年女性的欢迎。设计这类鞋时要注意体现女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要避免男外耳式鞋的方方正正的造型,应以圆润妩媚的曲线为主,特别是鞋耳。但追求时尚的青春少女往往会有反常的猎奇心理,比如上世纪末流行的厚底女鞋,一寸多厚的粗笨傻气的泡沫底,呆头呆脑的厚大歪斜的鞋头,古怪粗犷不甚讲究的线型,形成了古朴而又浪漫的风格,特受青春少女的喜爱,无论是南北东西,不管是城市乡村,这种鞋随处可见,而且不像一般的一阵风就过去了,着实流行了好几年。有时候,求新求异的女性会讨厌妖柔俏丽的普通耳式鞋,却偏爱棱角分明、线条粗犷、风格比男耳式鞋还要硬朗的耳式鞋。作为设计师,也要经常揣摩这些心理变化,特别是中小鞋厂的设计师,假如能精心捕捉到先机,妙笔生花,常常能出奇制胜,使自己一举成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恶性外耳炎是一种侵袭性和潜在的致命性感染。它开始于外耳道的软组织,并扩散到邻近的结构,如颅底和颞骨。
恶性外耳炎患者通常主诉耳痛、听力丧失和化脓性耳鸣。检查时可观察到耳息肉、管内肉芽组织和外管水肿。然后,感染会向前方扩散到颞下颌关节、乳突和颅底,导致脑神经瘫痪、静脉窦血栓形成、骨髓炎,最终导致死亡。
在一些研究中,一半的面瘫患者死亡,而那些幸存的患者中,一半的人面部功能没有恢复。
这是一篇关于高压氧治疗恶性外耳炎的英文文献,文献结论:高压氧治疗恶性外耳炎耐受性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患者和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该考虑使用高压氧。
参考文献:AmaroCE,EspineyR,RaduL,etal.Malignant(necrotizing)externaotitis:theexperienceofasinglehyperbariccentre[J].ArchivFürKlinischeUndExperimentelleOhrenNasenUndKehlkopfheilkunde,,(7):-.
患者信息16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耳痛、耳漏和肉芽组织。平均年龄71岁,女性仅1例。这项研究中的患者出现症状至少3个月,对常规治疗没有反应。
平均症状持续时间为5个月(天),最短3个月,最长11个月。所有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都需要住院,中位数为90天,最长天,最短15天。
本组人群的疾病分类为:1期1例,2期4例,3a期1例,3b期2例,4期8例。面神经麻痹7例,多发性神经麻痹3例。
所有患者都患有糖尿病,1名患者还患有淋巴瘤。
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7例,白色念珠菌2例,*曲霉、粪肠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和表皮链球菌各1例。
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接受抗菌治疗,环丙沙星是最常见的一线治疗。根据培养结果,患者还接受了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万古霉素、阿米卡星、两性霉素、利福平、甲硝唑和伊曲康唑的治疗。
手术治疗9例行局部清创或面神经减压术。
高压氧治疗2.5ATA,治疗70分钟,每日1次,每周5次。高压氧一个周期由20次或更多疗程组成,具体取决于康复结果。
高压氧平均治疗次数33次,最小为20次,最大为80次。
相关结果高压氧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高压氧治疗前的住院时间(中位数90天)明显长于开始高压氧治疗到治愈之间的时间。
在7名面瘫患者中,有3名患者没有恢复,1名患者只有部分恢复。
总体疾病特异性死亡率为0%,未见相关不良反应。
高压氧治疗机制高压氧可引起血管收缩,减轻受损组织水肿,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激活新生血管生成,提高白细胞氧依赖性抗菌活性,提高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某些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这项回顾性研究证明,当所有其他可用的治疗方法都失败时,高压氧联合抗生素可以解决疾病。高压氧治疗前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开始高压氧治疗至治愈的时间。这表明,早期开始高压氧治疗可以预防恶性外耳炎的严重并发症和与之相关的发病率。
疾病拓展恶性外耳炎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性疾病,恶性外耳炎相关的死亡率可高达42%,主要集中在重症组。几个系列的研究支持严重病例预后较差。共识认为,延误诊断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归因于诊断标准的可变性。
根据一些报道,患者至少要表现出恶性外耳炎的五种体征和症状中的三种:1-持续性外耳炎;2-外耳道内的肉芽组织;3-外耳道、乳突气细胞或颅底的骨髓炎;4-颅骨受累;5-耳引流培养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
大多数临床医生使用的最常见的标准是存在:肉芽、耳痛、水肿、耳漏和对局部治疗至少8-10天的抵抗。偶尔的标准(单独不能确定诊断)是糖尿病、颅神经受累、阳性X线片、虚弱状况和高龄。
CT扫描是显示颞骨皮质骨侵蚀和软组织受累的首选诊断方法,而99mTc骨对恶性外耳炎更敏感,但缺乏特异性。镓-67扫描显示在活动性疾病过程中呈阳性摄取,一旦感染消退就恢复正常。它可用于监测治疗反应。
事实上,一些作者认为,服用抗菌药物7-10天后仍未显示出疾病缓解的患者应改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从而显著降低死亡率、发病率和手术干预的必要性。他们认为培养研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及早开始使用抗真菌药物可以防止感染扩大和脑神经受累。此外,与细菌介导的疾病相反,众所周知,真菌感染出现的先兆恶性外耳炎症状较少,如疼痛和耳胀,并且与免疫抑制更密切相关,从而导致诊断延迟和更严重的病例。其他研究报告非假单胞菌引起恶性外耳炎的频率增加。
在严重的病例中,由于对药物治疗缺乏反应,经常提出其他治疗方案,主要是手术干预,但暴露完整的头骨可能会在另一边扩大感染。
当疼痛缓解,没有耳漏或肉芽,并且影像和炎症标记物正常时,疾病的消退就被考虑了。由于复发风险较高,随访时间应至少为6个月。
小编说1、恶性坏死外耳炎属于高压氧治疗I类适应证,高压氧治疗的早期介入,有利于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和疾病治愈,减轻患者负担和费用。
2、对于临床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遇到本疾病患者时,及时请高压氧医务人员进行会诊评估,尽早行高压氧治疗。
延伸阅读化脓性汗腺炎,应尽早行高压氧治疗坏疽性脓皮病,勿忘高压氧(有图有真相)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