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挫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青春痘的类型
TUhjnbcbe - 2021/3/9 15:13:00

很多人一旦脸上长了青春痘,就会自己寻求各种各样的方法祛痘,然而这些方法有时候不仅不能祛痘,反而更严重了。青春痘不能自己随意处理,否则反而会加重,或者留下痘印。治疗青春痘,首先要了解它,下面让我们从痤疮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来详细的了解一下痤疮的常见类型:

1)、闭合性粉刺

闭合性粉刺也是青春痘的一种,也就是还在皮肤里还没有“探出头”的粉刺。它主要是由死掉的细菌和身体分泌物组成。多发于面部,为细小的皮下脂栓,表现为米粒大小的半球形白色小包,质硬,无自觉症状。

闭合性粉刺我们将其称之为白头粉刺,封闭型粉刺在临床上是比较难治愈的。闭合性粉刺的形成是因为身体的内分泌失调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直接原因是因为角质层过厚。闭合性粉刺属不安定型粉刺(闭合型)容易演变成面疱。这些都是闭合性粉刺形成的过程和闭合性粉刺症状,因为毛孔是闭合的,里面的油脂没有被氧化,你可以看到一个白色或者红色的顶,白色的就是白头粉刺,如果是红色的说明发炎了,要尽早治疗,否则会留下永久性斑痕。

2)、丘疹性痤疮

丘疹性痤疮是因为皮损导致炎性的小丘疹为主,小米至豌豆大的坚硬的小丘疹,呈淡红色至深红色。丘疹中央可有一个黑头粉刺或顶端未变黑的皮脂栓。

丘疹性痤疮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①、内分泌因素:丘疹性痤疮与性内分泌有密切的关系:青春期以前极少发病,性功能丧失或减退的人不发病;应用睾丸酮增加,可促使胡须的生长和丘疹性痤疮的发生;用促皮质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疾病时,常引起丘疹性痤疮;女性在月经前常有丘疹性痤疮发作。

②、皮脂的作用:皮脂腺的发育和皮脂的分泌也与雄性激素增加有关,其中以睾酮增加皮脂腺活动性作用最强,引起皮脂分泌增多,堵塞毛孔,形成粉刺和丘疹性痤疮。

③、毛囊内微生物:毛囊中存在的丘疹性痤疮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卵圆形糠疹芽孢菌,使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非特殊性炎性反应,当粉刺壁的极微的溃疡及游离脂肪酸进入附近真皮后,再加上黑头粉刺挤压附近的细胞,使它们的抗菌力下降而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引起炎症,于是病人发生丘疹性痤疮。

3)、白头粉刺

白头粉刺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因毛孔堵塞所致,若形成顶为白色的丘疹,就称为白头粉刺。白头粉刺也称为白头,是毛囊漏斗部被角质层细胞堆积、堵塞,角质物和皮脂充塞其中,形成白色角质物丘疹,表面有表皮覆盖,与外界不相通,成为封闭式粉刺。好发于面部或颈部,一般为对称性分布,两侧多寡不定,无自觉症状。白头粉刺与粟丘疹不同。粟丘疹为表皮附属器的潴留性囊肿。

4)、黑头粉刺

黑头粉刺又称黑头,为开放性粉刺(堵塞毛孔的皮脂的表层直接暴露在外面,与空气、空气中的尘埃接触)。黑头粉刺常见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好发于面部、前胸和后背,其特征为明显扩大的毛孔中的黑点,挤出后形如小虫,顶端发黑。

从粉刺出发,可形成或转化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并均伴皮脂溢出,上述皮疹有三类结果:粉刺、无感染的丘疹、小结节和浅表小脓疮,消失后可不留痕迹,或只有点状色素沉着和暂时性小疮痕;乱挑粉刺、乱挤脓疮,原来较大脓疮(含囊肿)消失后,多留下不消逝的针头大小密集凹陷或与绿豆粒相当大小的硬疮;囊肿,特别是破溃者遗留又大又深又不规则的条索状瘢痕,质地很硬,严重者可毁容。

5)、脓疱型痤疮

脓疱型痤疮是比较严重的痤疮种类,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炎性丘疹和脓疱。脓疱型痤疮开始的时候呈现点状红斑或者小丘疹,发展迅速成为豌豆、粟粒、或者水疱。如果不经治疗,就会进一步感染变为脓疱。

脓疱为谷粒至绿豆大小,疱液粘稠,常常沉淀于疱底部,形成积脓。脓壁十分薄弱、易破裂,破后露出糜烂面,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脓疱型痤疮不仅会生长于面部,也常出现与胸背部,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6)、囊肿性痤疮

囊肿型痤疮初起损害多为黑头粉刺,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皮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疤痕。少数严重患者,除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外,尚可见有蚕豆至指甲大的炎性结节或囊肿。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等,往往以其中1、2种损害表现为主,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多脂区,偶尔也发生于其它部位,对称分布,颜面中央尤其是鼻部及眼眶周围常不受侵犯,多无自觉症状,若炎症著明时则可引起疼痛及触痛。

7)、结节型痤疮

结节型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结节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病因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8)、聚合型痤疮

聚合型痤疮是痤疮中比较严重的一型,好发于青年男性,偶见女性。发病机制尚不明了,除与寻常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关以外,其中免疫学因素可能更主要,机体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是可能因素之一。发病的原因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促使皮脂腺活性增强,分泌增多;②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发生角化,毛囊口角栓形成,影响皮脂正常排泄;③淤积在皮脂腺的皮脂发生细菌(痤疮丙酸菌)感染;④淤积的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并穿透毛囊进入真皮引起炎症。此外,遗传、油脂性工作、油性化妆品、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调也与发病有关。

9)、萎缩型痤疮

萎缩型痤疮是由丘疹或脓疱性痤疮破坏腺体而形成凹坑状萎缩性瘢痕,皮肤的基本结构损坏较为明显,溃破的脓疱或自然吸收的丘疹及脓疱都可引起纤维性变及萎缩,甚至引起皮肤畸形。是痤疮中比较严重的一型。恢复后往往残留较明显的疤痕。

10)、痘印痘疤+红头痘痘

痤疮疤痕是由青春痘痤疮在恢复后所留下的疤痕,是由于青春期内分泌失调导致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通常分为寻常型痤疮、坏死型痤疮、聚合型痤疮等,得了痤疮的患者应该合理安排饮食,生活要有规律,同时可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痤疮疤痕一般分为三类:痤疮样疤、肥厚型疤、疤痕疙瘩型疤。

11)、增生性疤痕

增生性疤痕多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增生性疤痕与正常疤痕的病理组织差别仅在于疤痕深部胶原纤维的增厚,表现为排列不规则,或呈波澜形,或缠绕成绳索状。增生性疤痕多发生于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后。在Ⅲ度烧伤创面植皮后在皮片四周缝合处也常见网状增殖性疤痕。另外,最常见的是任何切口经缝合后的切口疤痕也属于这一种。增生瘢痕表现为突出表面,外形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实韧。有灼痛及瘙痒感。

增生性疤痕疙瘩有显著的身体多发部位,强胸骨部,肩三角肌处,下颌,耳廓等处.随病程进展,增生性疤痕疙瘩超出原有损伤范围,逐渐向周围正常皮肤浸润。

疤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广义上来讲,没有疤痕就没有创伤的愈合。疤痕组织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疤痕组织胶原的产生和沉积增加了伤口的强度,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有益的,但是从外观上讲却是有害的。而且,如果疤痕组织形成不充分,受损组织得不到正常的张力,由此可以引发许多并发症,如腹壁切口愈合的疤痕薄弱,在腹内压的作用下可使疤痕处重新裂开或腹内容物逐渐向外膨出而形成腹壁疝。相反,如果疤痕过度形成,就会造成严重的外形或功能上的重要问题。疤痕的危害取决于它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对深部组织的继发的固定作用。

因而疤痕相对于损伤后的组织来说,总是一个不完善的替换。从机械角度来看,其抗强性减弱;从营养角度来看,造成了氧和营养物质交流的障碍;从功能角度看,引起受损组织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从美观角度看,造成了外形的破坏。

12)、坑点状疤痕

坑点状疤痕,即凹陷性疤痕,对于很多深受其害的朋友来说,简直对其恨之入骨。因为,凹陷性疤痕让很多本应完美的面孔伤痕累累。面部皮肤坑坑洼洼的疤痕很让人们烦恼,这种疤痕被称为凹陷性疤痕。该怎样去除凹陷性疤痕,是很多爱美者非常头疼的问题。

13)、痘印

大多数青春痘都会留下痘印(痘痕)痘印重在预防,青春痘要尽早治疗以防留下永久性斑痕,越早治疗,越不易留下痘印。随着皮肤的新陈代谢痘印也会慢慢淡化、变浅。

痘痕是机体对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修复反应,当皮肤的损伤深及真皮或大面积的表皮缺损,该部位的表皮不能再生,将由真皮纤维细胞,胶原以及增生的血管所取代,这样就出现了痘痕。痘痕是因为感染发炎或外力挤压所形成,往往是因为在青春痘发作时没有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皮肤细胞的发炎反应造成了对皮肤组织的破坏,造成了疤痕的产生。由于青春痘的种类各式各样,所以青春痘痕的形式也有好多种,而青春痘发作时的发炎反应越严重,皮肤组织也破坏得越厉害;发炎的部位越深,皮肤组织被破坏得也越深,将来可能留下的痘痕也就越严重。

痘痘发作时引起血管扩张,痘痘消下去后血管并不会马上缩下去,就形成了一些平平红红的红斑,而皮肤细胞的发炎反应造成了对皮肤组织的破坏,发炎后的色素沉淀会使长过红痘痘的地方留下黑黑脏脏的颜色,这样就形成了痘印;而当痘痘持续痘印也不断增多的时候,各种细胞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导致皮肤胶原和基质排列异常,再加上微循环和自由基因素的影响,淋巴回流减少,局部水肿,这就形成了痘疤痘痕。

正规医师,专业祛痘。

对于祛痘有疑问,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春痘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