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母婴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区域,由母亲陪伴新出生婴儿,家长缺乏观察、护理经验,且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无任何行为和语言能力,不可预见性的不安全因素多。
为了保障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同时针对近年来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牵头,组织国内部分相关专家,根据目前我国母婴同室管理的现状制订了《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建议》,以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供各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科和产科医护人员参考。
本建议包含适用对象、管理模式、医护人员资质及职责、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操作、母婴同室新生儿喂养、健康新生儿出院标准等几部分内容,本文仅发布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的部分,感兴趣读者在《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年第2期杂志阅读全文。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
新生儿入住母婴同室病房前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根据外观、毛发、乳头、足褶纹理等评估胎龄是否与实际相符;头、心脏、手(head、heart、hand,3H)是外观畸形的好发部位,注意3H体检;注意有无产伤,如颅骨塑形、肢体骨折和臂丛神经麻痹等;对胎盘、胎儿脐带及血管应认真检查,如发现高危或可疑征象,需转新生儿病房进一步观察与诊治。
1有下列高危因素时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1)母亲因素:
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孕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孕期感染TORCH。
(2)胎儿期因素:
孕母早期先兆流产、孕母妊高征、贫血,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发育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脐带异常(脐带过短、脐带扭曲成麻花状等)、羊水量过少、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等疾病。
(3)分娩因素:
产时窒息、脐带绕颈,脐带脱垂,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
(4)新生儿因素:
①多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巨大儿、新生儿*疸、先天性畸形;②若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紫绀、惊厥、频繁呕吐、腹泻、血便、反应低下、喂养困难、重度*疸等,需转新生儿科监护;③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疸、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消化道出血、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臂丛神经麻痹等,需转新生儿科监护。
2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管理:(1)手术助产:
有帽状腱膜下出血的风险。吸引产负压吸引时间超过20min,超过3次吸引,负压吸引器滑脱超过2次,有以上情况时均应密切监护新生儿状况。观察内容包括:体温、心率、呼吸,头颅大小和形状,肿胀的部位和性质,如有喂养差、活动差、苍白等表现,或头皮有大面积波动感的肿块需尽快转至新生儿科。
(2)羊水胎粪污染:
有胎粪吸入的风险。生后4~24h至少每4h观察一次,每次喂奶前也要观察体温、心率、呼吸等,必要时测定脉搏氧饱和度。
(3)有早发型败血症风险的新生儿:
孕母阴道直肠分泌物B族链球菌(GBS)培养阳性;既往新生儿GBS感染;胎膜早破18h;早产;孕母产时体温38℃。如果孕母使用了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新生儿生后48h内,每次喂奶前或至少每4h观察体温、心率和呼吸。如果家长要求提前出院(48h内),必须由上级儿科医生同意。如果孕母的抗生素治疗不充分,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观察评估和处理。
(4)新生儿*疸:
母婴同室病房医护人员应每日监测新生儿*疸情况,如有高危因素(如溶血等)应增加监测次数;应对家长进行宣教,如果生后24h内出现*疸,属于异常情况,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新生儿*疸处理及随访流程见图1,详细指引见年修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指南》。
图1母婴同室新生儿*疸观察流程
3新生儿体格检查:(1)首次检查:
一般于出生后在分娩室或手术室进行,必须仔细,包括反应、皮肤颜色、有无破损及皮疹,头颅有无包块,囟门,眼球活动,外耳廓是否完整,唇色是否红润,有无唇腭裂,气管是否居中,心肺听诊是否正常,腹部及脐带情况,外生殖器有无畸形,四肢有无畸形,活动是否自如等。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的先天性畸形,评估胎龄、营养状况、有无活力,以及从宫内向宫外的转变的情况。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正常值:腋下体温36.5~37.3℃;心率清醒状态~次/min,睡眠状态80~次/min;呼吸40~60次/min。
(2)第2次全面检查:
一般于生后12~24h在母婴同室病房完成,应有家长在场。确定新生儿在宫外的生活一切正常,发现任何先天或围产期获得性疾病。
(3)第3次检查:
主要为出院前评估,发现婴儿出生后出现的问题,例如感染、*疸,以及前2次检查未发现的畸形,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后第1天听不到杂音。评估喂养情况,并给予出院后指导意见。
正常新生儿生后24h内排大小便。所有新生儿应监测体重情况,如体重下降≤出生体重的10%,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如果新生儿皮肤干燥、吃奶欠佳、*疸,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