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3:00
我院在行*九楼会议室召开了第三季度创伤中心总结会,创伤中心委员会主任、李会林院长出席会议。会议对第三季度创伤中心工作要点进行回顾总结。随后,对下午在急诊开展的大型群体性创伤救治应急演练工作进行部署。李会林院长针对下午演练作出重要指示:1、按照创伤中心要求定期组织多发伤的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多发伤的应急处置能力。2、优化创伤处置流程,提高创伤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16:00,演练正式开始
演练情景模拟重大交通事故群体性外伤6人,10分钟后,由医院,车上其余乘客身体均有不同程度损伤。急诊科接到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付国俊主任及汪玲护士长,通知创伤急救小组,并上报院办、医教科、护理部。医务科组织各相关专业救援专家到位。应急预案启动后,王美才副院长立刻到场指挥调度,创伤外科、脑外科、骨科、胸外、普外、泌尿科医生,医教科、护理部及外科5名机动护士携抢救物资快速赶到急诊科现场待命。
16:10,第一批伤员到达院内,有头面部外伤、腹部外伤、胸部外伤等。随着“外伤病人”不断送到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救治,根据患者的不同伤情进行清创缝合、急诊手术、检验、影像检查等多科室综合救治。
预检分诊组根据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瞳孔及出血情况进行分诊,佩戴相应标识:一级濒危病人为红色腕带,二级危重病人和三级急症患者为*色腕带,四级非急症病人为绿色腕带。
1号患者被送至抢救室A区。病人面色苍白,呼之不应,全身湿冷,血压80/50mmHg,出现失血性休克。“立即开通2路静脉通路,补充生理盐水ml静滴,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抢救一组快速执行医嘱,胸外科主任行腹部穿刺抽血血性液体4ml,怀疑内脏破裂,采血备血急查腹部B超,胸、腹CT,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2号患者,放射科拍摄胸片B超腹部超声,提示肾挫伤,护送至泌尿外科继续治疗;3号患者分流至外科门诊,诊断“小腿处软组织损伤”,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正常,护送至放射科拍片;4号患者“头皮挫裂伤”,生命体征平稳,予以止血包扎,协助护送CT室检查……截止17:10,所有患者的检查和治疗都已结束,经过专家组会诊筛查,需密切观察病情的住院患者5人,留观1人;分别在ICU、泌胸外科、骨科等,留观患者经医生检查治疗后,离院回家休养,定期随诊。
演练过程中,创伤中心应急小组按照各自分工,积极参与抢救患者。医护人员严肃认真,反应迅速,沟通协调衔接紧密,救治过程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熟练掌握了创伤患者临床急救病情评估程序,对患者做到了“迅速高效,精准甄别,分区救治”,无论从信息报告流程、出诊接诊、院前急救,到医务人员调配、药品及设备调配、后勤保障等方面,各相关部门、科室人员都协调有序、处置得当。在副院长王美才、大外科副主任杨程、医务科科长王兆生和护理部主任王丽娟全程指导下,急诊科主任付国俊和汪护士长现场协调指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演练结束后,王美才副院长对此次演练进行总结。他围绕病人的接诊、检查治疗、会诊抢救、绿色通道等各个环节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一一点评,强调了团队协作在应急救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医院演练标准,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救治流程,提升创伤中心的现场应急处置及综合救治能力,使各项救治预案更趋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创伤患者提供安全、快速、有效的救治环境。
小编团队
校阅沈一祥编辑葛玲玲排版邱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