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医院姜保国教授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团队三名工程揭牌仪式。这是医院近年来引进的第10个“三名工程”团队。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国家创伤中心主任姜保国教授、深圳市急救中心副主任朱虹、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及管理团队等出席了仪式。
首创“中国创伤救治体系”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从33.8%降至0.5%医院本次引入“三名工程”团队是国内领先的创伤救治专业团队。团队领*人物姜保国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计划首席科学家,并担任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国际创伤救治联盟主席、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主席等多个职务。
姜保国教授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解决创伤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设置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的通知》,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在全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姜保国教授团队所在创伤中心获批“国家创伤医学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姜保国教授针对我国缺乏专业的院内创伤救治团队、城市创伤救助体系欠缺等现状,医院内建立创伤救治团队,通过1+N(一个创伤救治中心+若干创伤救治点)模式,形成“闭环式区域创伤救治体系”,这就是在国际创伤救治领域知名的“创伤救治中国模式”。
根据中国1个城市、14家医院研究统计的数据显示,在这种模式下,多发伤患者救治时间缩短53.4%,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从33.8%降至0.5%,效果显著。
“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创伤救治中心,中国由于医疗资源局限等多种原因,创伤救治领域一直缺乏相应的建设资源。这个模式有效整合了区域内医疗资源,通过自主研发智能创伤预警联动系统,实现了院前一次转运,院内急诊室零等待时间的效果,最大程度为危重创伤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间。”姜保国教授表示。
共建大湾区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
5年内成为城市医院
医院创伤中心于年8月已经成立,引进强大的团队后,未来将有何建设规划?
医院助理院长、外科顾问医生樊敬文介绍,通过现有的创伤中心团队,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的模式,独立设置创伤中心、创伤ICU并启动创伤复苏手术室等,完成专业创伤中心需要的配套硬件以及人才培养。
同日,医院还加入了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为“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后续将充分利用深港合作平台的优势,推动大湾区内创伤患者的转诊与救治工作。
樊敬文介绍,在深圳市*府的指导下,医院创伤中心一方面计划与姜保国教授团队共同建立大湾区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并计划在五年内建设成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城市医院,后续医院,打通粤港两地及大湾区内转诊渠道,形成大湾区独特的救治系统。医院还将建设直升机停机坪,建立大湾区内危重创伤患者转诊和抢救的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医院创伤中心还将联合姜保国教授团队开展深圳市创伤救治人员规范化培训项目,建立国家创伤医学中心深圳市区域创伤救治培训基地,每年安排医务人员参加培训,“这将极大助力深圳市创伤外科人才团队的建设。”樊敬文顾问医生表示。
记者|陈乐编辑|任君飞责编|张秀丽通讯员|刘菲菲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推荐阅读经常“心慌慌”?警惕这个病,卒中风险可增加5倍!祛痘不成反烂脸!广东帮扶医生出手,成功修复18岁小伙的“月球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