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发现宝宝的耳朵里有一坨耳屎时,
手开始发痒,心变得纠结:
掏,听说会伤到耳膜;
不掏,又怕会影响听力,
而且那么大一坨在耳朵里,
不弄出来强迫症都要犯了!
那么,关于宝宝耳屎的系列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耳屎:医学上称之为耵聍,是由外耳道软骨部皮肤中一种皮脂腺(耵聍腺)分泌出来的*色黏稠液体,俗称“耳屎”。日常所见“耳屎”还包含空气杂质、粉尘、毛屑等成分。
耳屎分干性和湿性耵聍,后者俗称油耳。
耳屎,是“有用的废物”吗?你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一般都认为耳屎是无用的废物,其实不然。少量的耳屎在保护人的耳朵方面可是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耳屎像哨兵一样守着外耳道的大门,湿性耳屎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可粘附并阻挡灰尘、飞虫和其他外来物,避免其进入耳道深处、损伤鼓膜。
耳屎像消声器一样减低过强声波、声压的冲击,保护鼓膜,进而保护听力。由于宝宝的听力还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耳屎的这种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耳屎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假如宝宝在洗澡时,不小心让水流进耳中,耳屎就可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进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的发生。
耳屎还具有一定的抑菌、杀菌效果。
宝宝的耳屎如何处理??耳屎会自行排出。耳道皮肤、纤毛功能正常情况下,耳屎会随着我们说话、吃东西、打哈欠等动作自行排出。
?掏耳屎弊大于利。过于频繁掏耳屎会刺激耵聍腺分泌更多的耳屎,导致外耳道感染,不慎者容易捅破鼓膜,继发中耳感染,甚至影响听力。
因此,宝宝耳部无不适时,不要总想着彻底清理耳屎!
耵聍的危害?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若耵聍增多、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形成耵聍栓塞。就容易引起各种不适。
若耵聍压迫鼓膜可引起眩晕、耳鸣及听力减退;
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而引起反射性咳嗽;
若遇水膨胀时可致听力骤降,让耳朵痒、痛、闷塞感。
什么情况下掏耳朵?①发现宝宝的耳屎凝结成团,又硬又黑;
②宝宝总是说耳朵痒、痛、闷塞感,或者总是挠耳、拍打耳周、摇头;
③宝宝对声音的反应下降;
宝宝的耳屎,要怎么掏??耳廓内的耳屎。用清洁的棉签或毛巾把耳廓内的耳屎弄出来即可。
?外耳道的耳屎。取外耳道的硬耳屎,最好由医生完成,去医院前,可以先使用软化耳屎的滴耳液,比如碳酸氢钠滴耳液、植物油。避免用生水、脏水,以免感染。
经常给宝宝掏耳朵的影响?经常给孩子掏耳朵,容易导致损伤孩子外耳道皮肤的生态平衡失衡,掏耳屎的器械消*不严者,容易继发感染。
?如果耳屎坚硬时仍暴力掏耳屎,容易把皮肤划伤,伤口可能会感染。
?反复的搔刮动作,容易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严重者发生外耳道疖肿。
?家长不知外耳道长度,掏耳过深容易刺伤孩子鼓膜。家长不知外耳道长度,掏耳过深容易刺伤孩子鼓膜。
如果宝宝耳屎堆积过多,不易清理时,寻求医生帮助是最安全有效的办法。
医生可以通过耳灯或者反光耳镜直接观察耳道内部的情况,耳屎较多时,可直接用棉签或医用镊子取出。
当耳屎已经结块很难取出时,医生还可以选用滴耳液将其软化后取出。
-end-
Hello,伙伴们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