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江北的吴阿姨(化姓)因耳痒发臭医院检查,结果医生用电耳镜一查,发现吴阿姨的耳道里居然藏匿了两条蛆虫,而且都是活的,还在不停地蠕动,把吴阿姨和医生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耳朵不舒服一周才去就诊
医院就诊前一周,吴阿姨就已经觉得右耳有些不舒服了,“感觉有东西在里头蠕动,耳朵还发出臭味。”吴阿姨就一直拿棉签掏耳朵,可是并没有什么收获,而不适感却越来越强烈。
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吴阿姨终于决定去找“专业的人”。于是,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当时,耳鼻喉科魏新民医生接诊了吴阿姨。魏新民说,当时他用肉眼看了一下,发现有白色的东西在往外冒,当时以为是中耳炎流脓,后来他用电耳镜检查,才发现竟是两条虫子在蠕动。
请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没看错,这是两只蠕动的高蛋白,是蛆!蛆!蛆!医院供图
通过耳内镜,魏新民用吸管一下就把两只虫子给吸出来了。
“我的妈呀!”吴阿姨一看到两条虫子惊出一身冷汗,差点晕过去,虫子居然是蛆!
万幸的事,蛆虫虽然造成吴阿姨耳道炎症,但是由于发现及时,这些蛆虫没有进入大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魏新民分析,可能是有苍蝇飞进吴阿姨的耳内产卵,耳内潮湿的环境给蛆虫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夏季耳道“不速之”客真不少
实际上,在耳鼻喉科门诊中,虫子飞进耳朵的情况,并不少见。医院来说,去年夏天耳鼻喉科取出的耳道异物里就不乏令人头皮发麻的生物。有些人耳朵比较敏感,马上就能感觉到耳朵里有东西在动,有些还会出现疼痛感。
去年6月份的一天清晨,医院急诊科来了一名中年男子,说耳朵有异物,剧痛。男子说,凌晨4点的时候,他就觉得耳朵有点不对劲,有点疼,但是能忍受,由于当时太困了,就继续睡觉了。结果早上起来,耳朵就开始剧痛,医院。医生用窥探镜查看,竟然发现男子耳朵里有一条大蜈蚣。最后通过给耳朵里滴耳液的方式,让蜈蚣自己蹿了出来。
没几天后,该院又接诊了一名耳道异物患者,这次是一只黑色大甲虫。患者说凌晨1点多被耳朵里一阵疼痛惊醒,醒来后感觉耳朵里有活物在动,家里人试图用耳耙将异物掏出,却适得其反,活物拼命往耳朵里钻,此时疼痛感更加强烈。因疼痛难忍,凌晨3点多,医院。医生用滴耳液杀死甲虫后,才用专用工具将其取出。
耳道异物时千万别用手去掏
魏新民提醒,夏季蚊虫繁盛,平时不仅要防止蚊虫叮咬,更要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一些蚊虫钻入耳朵、鼻腔等部位,尤其是阴暗潮湿的城乡结合部处。如若不慎有异物爬进耳内,一定不能盲目用棉签、耳耙等物品试图将其掏出,有时会适得其反,像蟑螂、蜈蚣等虫子遇到刺激后可能会往里面钻。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此外,如果有异物进入耳道,必要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1.有异物的耳朵朝下
如果耳朵有东西一定要让有有异物的耳朵朝下,依靠万有引力让异物自行滑出。
2.照光法
拿手电筒,对着有昆虫跑入的耳朵照光,昆虫有向光性,因为耳道里是暗的,拿手电筒从耳外往里头照,昆虫就会循着光线爬出来。
3.滴油法
若手电筒照了超过10分钟仍未看见昆虫,可使用食用油或婴儿油滴入耳道。油滴入的目的是要把昆虫淹死,避免它啃咬耳道,伤害耳膜。但使用的油一定要是常温,以免因过冷或过热而引起晕眩。
4.耳朵进水排除法
不论游泳或洗头时,只要当水会跑进耳朵里,可以侧头单脚跳跃,利用重力让水流出。
5.圆形异物的处理方法
对圆形的异物切不可盲目用镊子取,以防异物被推向更深处而损伤鼓膜。
6.化学性异物的处理方法
化学性的异物,若为碱性(如生石灰等)切不可用水冲洗,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损伤耳道内的皮肤及鼓膜,此时可用干棉签将其拭出。
通讯员肖雪
紫金山记者程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