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挫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耳穴疗法北京中医药大学耳针协会耳针介绍
TUhjnbcbe - 2021/1/3 17:46:00
写在前面

耳穴疗法作为中医最顶尖最实用的养生保健方法,不仅可以治疗疾病,更可以预防疾病。其简单易学、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显著,而且具有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和研究耳穴,医院也在应用耳穴。绿色疗法,一学就会,其推广普及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耳穴疗法起源于中国,是针灸微针疗法中接受程度最高、运用最广泛的疗法,是唯一一个颁布了国家标准的针种。年国标(GB/T-)共93个穴位。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均开设耳穴相关课程,社会上也掀起了耳穴的学习热潮。本文节选自北京中医药大学耳针协会第一次授课,授课老师为现任会长何航昀。

1.耳针介绍

01

耳针的概念及发展史

耳穴疗法是指通过耳廓诊断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老的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耳针的源流可以追朔到我国古代的经典。古代称耳针为“小针”、“微针”、或“耳底神针”。《灵枢·经脉》篇还提到了足阳明之筋、足少阳之筋、手太阳之筋、手少阳之筋与耳的联系。《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02

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一)正面

a、解剖名称

1.耳轮——耳廓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为达尔文结节。

3.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垂交界处。

4.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甲腔的横行突起。

5.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处。

6.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的分支。

7.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的分支。

8.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的三角凹窝

9.耳舟——对耳轮与耳轮之间的凹沟。

10.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

11.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

12.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3.屏间切迹——对耳屏与耳屏之间的凹陷。

14.轮屏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切迹。

15.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的凹窝。

16.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17.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18.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又称耳珠。

19.耳轮脚周围。

b、耳廓基本标志线及补充标志点与线条

耳郭基本标志线的划定

1.耳轮内缘——耳轮与耳廓其他部分的分界线。是指耳轮与耳舟、对耳轮上、下脚、三角窝及耳甲等部的折线

2.耳甲折线——耳甲内平坦部与隆起部之间的折线

3.对耳轮脊线——对耳轮体及其上、下脚最凸起处的连线

4.耳舟凹沟线——沿耳舟最凹陷处所作的连线

5.对耳轮耳舟缘——对耳轮与耳舟的分界线。是指对耳轮(含对耳轮上脚)脊与耳舟凹沟之间的中线

6.三角窝凹陷处后缘——指三角窝内较低平的三角形区域的后缘

7.对耳轮三角窝缘——对耳轮上、下脚与三角窝的分界线。是指对耳轮上、下脚脊与三角窝凹陷处后缘之间的中线

8.对耳轮耳甲缘——对耳轮与耳甲的分界线。是指对耳轮(含对耳轮下脚)脊与耳甲折线之间的中线

9.对耳轮上脚下缘——对耳轮上脚与对耳轮体的分界线。是指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向对耳轮耳舟缘所作的垂线

10.对耳轮下脚后缘——对耳轮下脚与对耳轮体的分界线。是指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向对耳轮耳甲缘所作的垂线

11.耳垂上线(亦作为对耳屏耳垂缘和耳屏耳垂缘)——耳垂与耳郭其他部分的分界线。是指过屏间切迹与轮垂切迹所作的直线

12.对耳屏耳甲缘——对耳屏与耳甲的分界线。是指对耳屏内侧面与耳甲的折线

13.耳屏前缘——耳屏外侧面与面部的分界线。是指沿耳屏前沟所作的直线

14.耳轮前缘——耳轮与面部的分界线。是指沿耳轮前沟所作的直线

15.耳垂前缘——耳垂与面颊的分界线。是指沿耳垂前沟所作的直线

(二)背面

耳廓背面解剖有三个面、四个沟、四个隆起。

1、三个面:

(1)耳轮背面——耳轮的外侧面,因耳轮是向前卷曲的,故此面多向前方

(2)耳轮尾背面——耳舟隆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

(3)耳垂背面——耳垂背面的平坦部分

2、四个沟:

(1)对耳轮后沟——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体部背面的凹沟。

(2)对耳轮下脚沟——对耳轮下脚的背面,是一条从内下略向外走行的凹沟,又称耳后上沟。

(3)耳轮脚沟——耳轮脚的背面。

(4)对耳屏沟——对耳屏背面的凹沟。

3、四个隆起:

(1)耳舟后隆起——耳舟的背面。

(2)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即对耳轮沟与对耳轮下脚沟之间。

(3)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艇背面之隆起。

(4)耳甲腔后隆起——耳甲腔背面之隆起。

03

耳穴分布及命名规律

(一)、耳穴分布规律

1.耳轮脚——相当于膈肌

2.对耳轮——相当于躯干、运动系统

3.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

4.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坐骨神经

5.三角窝——相当于盆腔、内生殖器

6.耳舟——相当于上肢

7.耳屏——相当于咽喉、内鼻和鼻咽部

8.对耳屏——相当于头、脑部和神经系统

9.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

10.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

11.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

12.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13.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14.耳垂——相当于头、面部

15.耳轮脚周围——相当于消化道

(二)、耳穴命名规律

1、以人体解剖名称命名

例如:耳舟是上肢的投影部位,穴位则用其解剖名称命名为肩、肘、指等。对耳轮为躯干的投影部位,穴位则根据其投影、用其解剖名称命名为颈、胸、腹等

2、以藏象、经络学说命名

例如: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膀胱……等穴位,是以藏象和经络学说命名的,这些穴位包含着藏象和经络学说的内容。如肺穴,在耳诊方面,除肺本身的疾病外,皮肤病肺区也有反应;在治疗方面,不仅可治疗肺部疾患,对治疗各种皮肤病也很有效。这就是藏象学说“肺主皮毛”的道理。

3、以神经命名

例如:枕小神经穴正是枕小神经前穿支的部位,故以枕小神经命名

4、以疾病或症状命名

例如:神经衰弱点、高血压点、肝硬化区、肝炎点、遗尿点......等,都是用疾病或症状的名字直接命名之穴位。

5、以耳穴的功能作用命名

如平喘穴,具有平喘之作用,降压点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等

6、以耳穴在耳郭上的部位和形象命名

如穴位在耳郭上部之尖端,命名为耳尖;穴位在耳屏上部之尖端,命名为屏尖

7、以穴位面积大小命名

把穴位面积较小的命名为点,如高血压点、肾炎点等;把穴位面积较大的命名为区,如荨麻疹区、肝肿大区等;把穴位细长似线的命名为线,如风湿线等。

8、以药名来命名

如鼻眼净等是用药名来命名。

9、以耳穴排列顺序用数字命名

如耳轮上的“轮“穴,用数字依次排列来命名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等

2.北京中医药大学耳针协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简称“北中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工程”、“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入选国家“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耳针协会创立于年,多年来以“推广耳针知识,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会员与志愿者。本协会现在定期在房山区、朝阳区各社区进行医疗健康服务活动,同时与各大高校开展活动,受到广大同学和患者的好评,也为社员的学习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耳针协会至今已发展为我校最具规模和高水平的技能协会之一,继承耳针协会三十多年来积淀下的优秀传统,研习耳穴诊疗技术,努力回馈社会大众。

(本文转自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穴疗法北京中医药大学耳针协会耳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