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郭
耳郭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它的大部分由位于皮下的弹性软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结缔组织和脂肪,这部分叫耳垂。外耳道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cm,其皮肤由耳郭延续而来。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软骨部分的皮肤上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聍腺。鼓膜
鼓膜为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边缘固定在骨上。外耳道与中耳以它为界。经过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动。鼓室、听小骨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里面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听骨链。鼓膜的振动可以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里淋巴的振动。鼓室的顶部有一层薄的骨板把鼓室和颅腔隔开。某些类型的中耳炎能腐蚀、破坏这层薄骨板,侵入脑内,引起脑脓肿、脑膜炎。所以患了中耳炎要及时治疗,不能大意。半规管
是维持姿势和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装置,它分为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侧半规管,连结内耳与前庭。其一端有一个膨大部分,称为壶腹,具有隆起的隔膜。其中有感觉细胞,与前庭中的椭圆囊相通。前庭
它控制着平衡、协调、垂直平衡、肌肉紧张度及身体所有的肌肉,包括眼睛的肌肉。正是由于耳前庭的存在我们才可以在空间中表达我们的身体,作出各种动作。耳蜗
是内耳中主管听觉的装置。因形似盘旋的蜗牛而得名。在人类,围绕一中轴盘旋2s/4转,从底部到顶端高约5毫米。其蜗管全长约35毫米。盘绕的耳蜗结构复杂,常被形容为迷路,由骨质迷路的外壳与内部相应的膜迷路相嵌而成。小小的耳朵大大的世界,听觉在五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保护耳朵不仅仅是防冻、小心耳朵进水这么简单,要从更多的生活习惯(点击查看)入手才能真正拥有耳健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