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挫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第九章感觉器22
TUhjnbcbe - 2021/1/1 17:04:00

本次课要求:

熟悉:①外耳、中耳的形态结构;

②人体皮肤的微细层次结构;

了解:①内耳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②皮肤附属器的组成。

知识点1:前庭窝器的构成

学习指引:

1、前庭窝器包括:外耳、中耳、内耳

2、外耳、中耳:收集和传导声波;

3、内耳:接受声波刺激、接受位置觉刺激。

知识点2:外耳

学习指引:

1、外耳的组成:耳廓、外耳道、鼓膜;

2、耳廓:

a、弹性软骨;

b、血管、神经丰富;

c、是临床常用的采血部位。

3、外耳道:

a、“~”型(故检查鼓膜时,应向后上方牵拉耳廓,使耳道变直);

(婴儿短而直,应向后下方牵拉);

b、长2.0~2.5cm,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性部;

c、外耳道覆盖皮肤,皮内含丰富的神经末梢、毛囊、皮脂腺、耵聍腺;

d、外耳道皮下组织少,发生炎症时压迫软骨膜和骨膜,产生剧烈疼痛;e、耵聍腺分泌耵聍,耵聍块(耳屎)可阻塞外耳道。

4、鼓膜:

a、与外耳道下壁呈45°夹角;

b、是外耳道与中耳的分界;

c、结合课本与上图,对鼓膜各个部位的名称进行熟悉。

知识点3:中耳

学习指引:

1、中耳的组成:鼓室、咽鼓管、乳突;

2、鼓室:向前经咽鼓管通咽,向后与乳突小房相通(故鼻咽部的炎症可经咽鼓管—中耳鼓室蔓延至乳突);

3、3块听小骨,由外向内:锤骨、砧骨、镫骨;

4、锤骨附着鼓膜,镫骨附着内耳前庭窗,三骨形成听骨链,将鼓膜震动传至内耳前庭窗;

5、咽鼓管: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上下山,进出隧道等情况下张嘴打哈欠的目的就是通过该通道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避免鼓膜破裂);

6、小儿咽鼓管短而平直(感染更易往上蔓延);

7、乳突:颅骨内的一群含气空腔,与鼓室、咽鼓管、鼻咽相通(见上述)。

知识点4:内耳

学习指引:

1、内耳位置:颞骨岩部;

2、内耳结构:骨迷路、膜迷路(骨迷路在外,膜迷路在内,两者嵌套,形态相似);

3、骨迷路与膜迷路间有外淋巴,膜迷路内有内淋巴,内、外淋巴不相通;

4、骨迷路分三部:骨半规管、前庭、耳蜗;

5、膜迷路分三部: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

6、骨迷路与膜迷路两者相互嵌套,故列下表方便理解记忆,该部分为考试常考内容,必须掌握。

骨迷路

骨半规管

前庭

耳蜗

膜迷路

膜半规管

椭圆囊、球囊

蜗管

特殊结构

壶腹嵴

椭圆囊斑、球囊斑

螺旋器(Corti氏器)

功能

感受旋转变速运动

感受直线变速运动

感受声波刺激

知识点5:声波的传导

学习指引:

1、两种路径:空气传导、骨传导

2、结合上图与课本进行了解(我们捂住耳朵听到的声音,声音没有那么清晰,比较低沉,这是因为大部分是通过骨传导引起的听觉)(我们平时说话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与录音后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不太一样,是因为说话时听到的,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同时进行引起的听觉,而播放录音听到的只是空气传导引起的听觉)。

知识点6:皮肤的组成

学习指引:

1、皮肤的组成:表皮、真皮;

2、表皮:上皮组织(复层扁平上皮),共5层,详见课本;

3、基底层不断增生,往表面推移,表层不断脱落,完成皮肤的更新。

4、真皮:致密结缔组织,共2层(皮内注射指的是将药物注入此层,如过敏测试);

a、乳头层: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感受器;

b、网织层:血管、淋巴管、神经、毛囊、皮脂腺、汗腺。

5、皮肤的作用: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吸收、分泌、排泄。

知识点7:皮肤附属器

学习指引:皮肤附属器:体毛、指(趾)甲、皮脂腺、汗腺

(详见课本,进行了解)。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结构中,哪个是听觉感受器:

A.椭圆囊斑、球囊斑B.壶腹嵴C.耳蜗D.螺旋器E.蜗管

2.小儿中耳炎的主要感染途径:

A.外耳道B.内耳门C.面神经管D.咽鼓管E.颈动脉管

3.耳廓和外耳道的主要作用是:

A.感音作用B.集音作用C.增压作用D.共振作用E.对声波的整合作用

4.声音由外耳传向内耳的最佳通路是:

A.颅骨→骨迷路→内淋巴B.鼓膜→鼓室→蜗窗C.鼓膜→听骨链→前庭窗

D.外耳道→听骨链→内耳E.颅骨→内耳

5.接受直线变速运动刺激的感受器是:

A.壶腹嵴B.螺旋器C.蜗管D.椭圆囊斑和球囊斑E.膜半规管

6.当声波振动鼓膜时,通过什么的传导,声波可到内耳:

A.前庭B.鼓室C.咽鼓管D.听骨链E.内、外淋巴液

7.壶腹嵴感受的刺激是:

A.直线变速运动B.痛觉C.味觉D.听觉E.旋转变速运动

8.位置觉感受器位于:

A.外耳B.中耳C.内耳D.小脑E.骨迷路

9.螺旋器位于:

A.外耳B.鼓膜C.耳蜗D.膜迷路E.蜗管

二、问答题

1.简述声波的传导途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九章感觉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