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了,它的到来标志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仲冬时节正式拉开序幕。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大雪节气正是人体进补调养的大好时机,保养得当可以健康整个冬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写道“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说到了大雪节气降雪量将会加大,出现的范围也会更广。古人还将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归结为三点,也就是“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hédàn)不鸣: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这个时节是阴气最盛的时候,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出现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荔挺”是一种兰草,它因感受到阳气而抽出新芽。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吃穿住行都非常讲究顺应时节变化,因此各地也有着诸多风俗来迎接大雪的到来。
1腌肉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忙着腌制鸡鸭鱼肉等“咸货”,为过年做准备。
2观赏封河到了大雪节气,北方很多的河都被冻住了,人们在上面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观赏雪景。
3喝红薯粥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人们在屋里屋外都需要注意保暖。鲁北地区有“碌碡(liùzhou)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大雪之后因天冷不再串门,只待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小贴士粥的升糖指数相对较高,糖友如果想减少对血糖的影响,那煮粥的时间应适当短一点,不要煮得太粘稠。喝粥时要注意放慢速度,最好先放凉再加热食用,这样可以增加粥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减缓血糖的上升。
大雪之后气温越来越低,养生保健的第一要务就是防寒保暖。不过,很多糖友的保暖方法仅仅是多穿衣物、常常泡脚,其实要想更好地调养身体,只做到这些是不够的,还需做一件很重要的事——祛湿。
糖友们可能感到非常奇怪,一般不都是夏天祛湿吗?冬天天气干燥,怎么也要祛湿呢?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冬季湿邪与寒邪常常狼狈为奸。尤其是南方地区,明明气温比北方高,但体感温度却更冷,袜子经常晒好几天还感觉是湿的,这都是因为寒中带着湿。
冬季因气温骤降,体内血管发生收缩、代谢循环减慢,血糖、血脂、血压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如果糖友在入冬后还有头昏脑涨、心烦意燥、双腿无力、困顿疲惫等不适感,那就说明除了寒气入侵之外,体内还有湿邪问题。
寒湿伤肺寒邪与湿邪对肺的伤害是最大的。肺受寒时,一般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少量*痰,但如果咳嗽多痰,同时伴有气虚无力,那就说明除了寒邪之外,湿邪也侵入了肺部。
寒湿同时侵袭肺脏,就需要用到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甘草等药材来驱寒祛湿,不过其具体用量需医师诊断后配伍。
寒湿伤心寒邪和湿邪引起的心阳虚,会有胸背疼痛、畏寒肢冷、焦虑烦躁、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等表现。针对这类症状,糖友可以用一个冬季护心方来解决。
冬季护心方
赤小豆5~10克,红茶适量
用80℃左右的热水冲泡赤小豆,泡制10分钟左右加入红茶,再过10分钟等茶味较浓时就可以饮用了。
赤小豆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脾、肾、小肠经,具有驱寒、祛湿、利水的功效,而且它还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提高糖友免疫力,保护视力健康。红茶也有温阳散寒的作用。两者搭配,特别适合冬季饮用。
寒湿伤脾糖尿病人特别容易并发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胀气、反酸、便秘等症状时有发生。大雪过后,在寒与湿的双重作用下,脾胃不适可能会更为明显。
二陈汤
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
这是一个经典名方,具有行气化痰、祛湿的作用,可用于缓解打嗝、反酸、烧心、纳呆、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症状。
理气汤
香附、大腹皮、莱菔子、甘草
这四味药对寒邪和湿邪引起的各种病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注意这两碗汤都是药方,需要由专业医师诊断个人病情后进行配伍,切勿自行配制。
另外,针对湿邪、寒邪引起的脾胃不适,糖友们还可以通过按压气海穴和天枢穴这两个穴位来缓解。
气海穴
肚脐正下方约1.5寸,按下去有酸胀感
每晚洗完澡后,双手重叠,用掌心顺时针按摩穴位5分钟,再逆时针按摩5分钟。饱腹时不宜按揉。
这个穴位具有温中、行气、扶阳的作用,对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天枢穴
肚脐左右两边旁开两寸的位置各有一个
双手交叠用掌心按摩,顺时针5分钟,再逆时针5分钟
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经常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
大雪之后不少疾病也到了高发期。除了注意保暖防寒之外,糖友们还可以每天早晚花一分钟做几个简单小动作,提高免疫力,养出精气神。
揉耳朵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外缘,来回揉搓约次左右。然后将食指和中指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用大拇指揉搓耳垂,顺时针50次,逆时针50次,再向下拉一拉耳垂。
耳廓上的穴位对应人的四肢,耳垂上的穴位对应人的面部和头部,每天早起揉捏耳朵,可醒神益脑、美容养颜、强健四肢。
捏脖颈
风池穴位于脖颈后、枕骨下方两侧的凹陷处。用手指按揉风池穴半分钟左右,力度以略感酸胀为宜;之后再捏住脖颈后侧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向上提拉,力度不宜太重。
这样做有助于降低血压,调节上肢温度,同时还能放松肩颈肌肉。
揉肚子
晨起或者睡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螺旋扩大式地按揉腹部数十次,之后再逆时针按揉数十次,不仅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速腹部脂肪分解,还可以缓解大脑疲劳,愉悦心情。
搓双手
人的手上也有非常多的中药穴位,经常搓手、按揉手指可以起到调节脏腑、美容养颜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双手的灵活度,增强手脑协调力。
搓手的时候建议加一些辅助器具,如筷子、笔等等,以增加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小糖健康说
为了减少寒气侵袭,很多糖友会紧闭门窗,蜗居室内。但这样做会让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飙升,对呼吸道健康更为不利。所以即便天气寒冷,糖友们也应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同时,室内开空调、暖气的糖友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避免因呼吸道过于干燥引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