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骨灵文
书法教育家崔学路说:“华夏殷周之甲骨文字——灵也,性也,神也,天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老的汉字甲骨文是特殊的极具灵性的符号。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进化,每一个汉文字都高度浓缩了许许多多的信息,它们通过象、形、音、义来表达己知和未知的世界。
我们不知道三千年前的神灵天书甲骨契文经历了怎样繁华与劫难,灵光隐晦,埋藏于地下数千年。而今,“一片甲骨惊天下”,彰显东方文字上感天地,下撼山川的内在力量。
一切万物既有,都以道炁行乎其中,文字亦是如此。字者,道之气,之精,之理,之音所结,立象得意,托此形容也。
今天我们用老子时代的殷周甲骨文来解读《老子》章句,用先祖留给我们的甲骨灵文这个智慧信息的解码工具,脱形入象,追根溯源,力求圣意,一起探寻老子的道德真意。
解读李耳、老聃的内在含义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的鼻祖。老子阐释的道德思想确立了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说文》耳,主听也。耳是听觉器官,有听和闻的性能。
聃,大耳垂肩,长者寿高。
甲骨文耳的字象,是耳廓形状和一个“大”字的内在结构。
甲骨文大字,有很深的含义意。它可不仅仅是容量、数量、力量、年龄等范围程度的深度、广度的广大。
大,是一个张开手脚顶天立地的人的形象。《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大是像天地一样广大,是永恒的存在。老子将道命名为大:“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是道的内涵。更加了不起的是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真是石破天惊的伟大发现,也是《道德经》最为核心的观点。人与道一样,是了不起的、永恒的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通天达地的聖人。
聖,《说文解字》曰:“聖者,通也。”
甲骨文圣字甲骨文“聖”字的上半部分是个“耳朵”的图示,下半部分是个“人”字。
从甲骨文“聖”字图示的意思上来看,“聖”字表示“一个听力特别好的人”。像人竖起耳朵倾听之状,突出的是人的耳朵。表示感知声音,听觉灵敏通达之意。
老子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易·乾卦》:“圣人作而万物睹。”传:“于事无不通之谓圣。”《孟子》:”大而化之之谓圣。”
《甲骨灵文》总结:
1、耳不仅是听觉器官,更是一个隐形通道。通向内在、通向隐秘,通向“大”,通向道体,乃至无形的存在。
2、耳是无障碍的圆通。耳的听闻功能,左右上下八方圆通,视觉则有所不及,能前不能后,所以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3、聖人,聰明都与耳这个听闻功能有关。
4、天道玄之又玄,玄为弦,万物都是声音和振动。故,耳为天地古今神意之会。通过耳通,能闻常人听不到的天音,能闻内在的心音,成为通天达地的“大人”。
5、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就是由耳闻圆通成就的菩萨。
老子的名字李耳、老聃,这是老子求道、闻道、成道的隐喻。老子的形貌是大耳垂肩、老子的名号李耳,老子的主张是“聖人之道”。这貌似偶然的“耳”遇,蕴含着道的深意。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利用“耳”这个听觉的感知能力,化平庸为奇迹,善用时空转换,在无意识状态下听经典和有能量的音乐,让潜意识“自动学习”、“自动转化”,达到智能学习、改变心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