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未”即未来、将来之意,所以治未病,就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传统中医技术和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将来可能发生的疾病。景医院治未病科成立于年8月,为我院一级临床科室,坚持中医预防为主的办科方向,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为办科理念,集我院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皮肤科、中医儿科门诊于一体,致力于采用中医特色疗法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科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管理、膏方调理、养生药膳等中医诊疗项目,同时采用中医传统疗法穴位敷贴、刮痧、耳穴压豆、艾灸、火罐、中药足浴、中药热奄包、中药熏蒸等方法治疗各种慢性病、免疫力低下及亚健康人群,同时负责我院体检工作(除外驾驶员体检)
一、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根据不同药物选择达到温肾壮阳,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袪脚气,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改善体质等效果。
适应症: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膝关节痛、腰腿痛、背痛、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头痛、手脚麻木、中风后遗症、睡眠障碍;湿疹、皮炎;痛经、月经失调,并且适用于保健、美容。
注意事项:
1.妊娠及月经期的妇女不宜进行足浴。2.各种严重出血病、足部患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以及较重静脉曲张者或局部受伤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的患者不宜进行足浴。3.恶性肿瘤、肾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等各种危重病患者不宜进行足浴。4.急性传染病、外科急症或中*的患者不宜进行足浴。5.身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精神疾患的人士不宜进行足浴。6.属特禀体质的人士足浴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足浴。7.足浴后30分钟内忌进食冰凉食物,夏季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二、拔罐疗法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适应症: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类风湿性骨关节炎;月经失调、经闭、痛经;银屑病、湿疹、荨麻疹;保健、祛湿减肥等。
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可用。
2.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3.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
4.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5.拔罐后30分钟内忌进食冰凉食物,夏季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三、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
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疼、神经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疾病(如牙周炎、咽喉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内分泌紊乱及功能紊乱性疾病(甲亢、甲减、糖尿病、肥胖、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睡眠障碍)、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
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5.孕妇及经期不宜采用。
四、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胃痉挛、消化性溃疡、便秘、脱肛、痛经、月经失调、遗尿、阳痿、男性不育、遗精、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膈肌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失眠、防病保健等。
注意事项:1.实热证或阴虚发热病证,如高热神昏、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患病期间不宜进行。2.患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不宜进行灸疗。3.处于孕期或经期的女性。4.艾灸后30分钟内忌进食冰凉食物,夏季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五、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等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头痛、睡眠障碍、痛经、小儿厌食、小儿遗尿、免疫力下降、亚健康人群等。
注意事项: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过敏体质、感染发热患者及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慎用。中医辩证为阴虚体质、湿热体质者不宜贴敷。
六、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适应症: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也可用于保健、美容、减肥。
注意事项: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2.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3.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七、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
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药效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寒性疾病,腰椎肩颈部疼痛、四肢关节疼痛、肌肉劳损等疾病。
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经期妇女腰腹部禁用。2.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3.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4.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5.治疗后30分钟内忌进食冰凉食物,夏季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八、中药熏药疗法
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
适应症:1.骨伤类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急慢性腰、腿痛)。2.风湿类疾病。3.精神类疾病(如偏头痛、中风、睡眠障碍、焦虑症等疾病)。4.需要美容瘦身的人群。5.亚健康人群(身体疲惫、精神抑郁、记忆减退、颈部僵硬、头痛、背痛手足不温、四肢容易发麻、大小便不正常、恶梦多、睡眠差、后背发凉、胸闷、咳嗽、叹息、视物模糊、食欲下降、性冷淡、面色灰暗、皮肤出现*黑斑等)。6.皮肤病,如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注意事项:1.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2.治疗后30分钟内忌进食冰凉食物,夏季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以上所有治疗需经中医医师辨证后方可使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接下来我们将根据科室发展规划,以及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逐步开展针刺、推拿、穴位埋线、中药雾化吸入疗法等治疗,敬请期待。
就诊地点:医院门诊三楼
工作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30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