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1202/4528312.html作者:七色帝国
湖北随县的冬天,北风呼啸,雪花纷扬,最低温度一0度左右,住在简陋的知青点,透风、没有取暖设备,彻骨的冷伴随着难熬的夜,每一天都是人生历练。
下乡前,有人提醒父母,我插队之地毗邻河南,冬天寒冷,要备齐抗寒物质。父母为我下乡准备了:两床被子,棉衣,棉大衣,*用大棉鞋,两套毛衣裤,热水袋。他们坚信装备加青春,我在乡下过冬没问题。
一
荒岗上那一排平房,进入堂屋大门,左侧为女生宿舍,右侧为男生宿舍。另一大门有二间房子,是驻点农民宿舍和库房。
两个大房间隔成多个小房间就成了男女生宿舍,每一间房,墙高两米半,无天花板,抬头可看见房梁椽子和屋顶红瓦,房子上半截是空的,只要上墙,你可以进入任何一间房间。
这种结构的房子很方便沟通,一本小说可隔着房间互相抛接。也可以隔着房间聊天。连梦话都可以隔房对接。室友曾梦中喊道:我看见你了。
孔敏隔着一房间笑答:你看见我了吗?
室友接答:我看见你了,我看见你了。
她俩对话儿,引得哄笑声一片。
知青点房子的死穴就是:不保暖,知青点周围无建筑物和树林遮挡,室内又无取暖设备,北风从门缝,窗户缝往屋里灌,冬天屋里屋外冷得如同冰窖。
二
收工了,继宁怀抱着一大梱散发着阳光味道的稻草,与我一起回屋。
被褥早巳卷放板登上,她麻利地将稻草在床板上摊开,用手不停的整理缛平,似乎察觉到我眼睛里的问号,她一边整理,一边说:这里的冬天很冷,铺上稻草就暖和多了。
她比我早一年下农村,相信她的防寒措施是实用而有效的。
南方生长的我,对即将到来的冬天,有一些期待,一些畏惧。
知青点同学正在锻炼
三
月,大风降温了,铅灰色的天空下,北风呼啸,风声一阵猛过一阵,知青点附近的松树林在北风的肆虐下,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狂叫,"呜一一呜一一“,似一群群怪兽怒吼而过。听风一夜,我不由地缩紧脖子。
第二天,风沒停,队长带我和婷玉苗圃里剪树枝,队长示范一遍剪树枝方法,忙自己的活了,留下我俩在继续干活。
几佰棵一人多高的小树,在风中瑟瑟发抖,随风摇摆,发出嗡嗡的声音,我俩棉衣、手套、围巾全套上身,手持园林剪刀,从树的下端剪掉多余的树技,刚开始,手脚利索,随着风不断地穿过脖子,钻进嘴里,清鼻涕开始往下滴,感觉冷在慢慢的吞噬的全身,手脚发冷发僵,开始剪树枝时,还能利索的发出"喀嚓"、"喀嚓"声,一小时后,全变为"喀……喀……嚓,喀…喀…喀………嚓"
我们背朝风向,脱掉手套,搓搓手,继续干,又过两个小时,俩人在风中瑟瑟发抖,边抖边剪,待全部树枝剪完后,嘴唇发青,一脸凝乱,全身僵硬,逃似地回到知青点。这就是初冬给我们的下马威。
若寒冷分几级,刮风降温只是初级,某一天早晨醒来,四周田野一片白,门前池塘冻住了,房后水沟结冰了,门口晾衣绳上,不知昨晚,谁洗的衣服忘收了,上面结满了一层冰盔甲,如一纸板挂在那里。
冬天真的来了。它是凛冽的寒风,穿透厚厚的棉衣,大衣,冻得骨头生疼;它有时悄无声息的化作寒气,从天而降,慢慢的吞噬着的你,它更多的是一把巨大的白刷子,刷树,刷河,刷大地,把整个世界刷成一片白茫茫的。
轮值厨房做饭,最怕洗菜。池塘里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洗菜要随身带一个木棍,凿碎了冰层,清走冰块,在水窟窿里洗,手一碰到冰水条件反射性的往后缩,洗完菜双手冻成了红萝卜,连打弯都很困难。
深秋之后,我们插队的林场主要农活挖树坑,为来年植树准备。图为知青们挖树坑。
天寒地冻,队长带我们挖树坑,扛着镐头和铁锹出工了,坡地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一镐头下去,"嘣"一声,弹回来,留下一个白印子,手震得发麻,十几镐子下去,还挖不到碗这么大的坑,铁锹根本用不上,用力挥镐,一个小时后,胳膊酸疼,浑身冒汗,我们脱掉棉袄,甩下帽子继续干!一个上午,也只能挖树坑I一2个。
四
室外干体力活的我们是先冷后热,入夜上床是先冷一再热一又冷,彻骨的冷伴随漫漫长夜。
夜晚,每个人挖空心思寻找御寒方法。我和室友继宁睡觉常用的方法,厚被子贴身盖,被子尾部用裤带扎紧,(防止踹掉热水袋),再压上大衣棉衣,毛裤,外套。最后盖上薄被子。
先烫脚,再穿上薄毛裤,脱一半,下拉盖住膝盖,(这地方最怕冷),把热水袋踹在脚的部位,开始"捂被窝",冰凉的被子一般要捂半小时暖和后,才敢躺下。最后用毛衣把脖子周围塞紧,防止冷风侵入。身上堆起一座"小山",小心翼翼翻身,生怕暖气跑了。
有时,热水袋凉了,半夜给冻醒,缩在被窝里等待天亮了,想倒一杯开水暖身子,临睡前,杯子里剩下的一点水也结上一层冰壳。
天亮了,最怕队长喊出工,虽被窝里不暖和了,比起室外低温强N倍,被窝里翻来拱去,内心一次次下决心,才能挣扎出被窝。
知青点最不怕冷的是带队干部一一*医景阿姨,每天不到七点,她身着*用绒衣,围着水库大坝上跑步,打太极,下雪天戴着毡绒帽,穿着棉祆照常活动,她不冷吗?未必,几十年的部队生活让她养成了坚持锻炼习惯,她饱满精神状态,是我们的一面旗帜,她用行动为我们树立榜样,鼓励我们面对寒冷接受挑战。
寒冷催生了大家抗寒思维,知青点为大家提供的抗寒支援是:每天晚饭后,为大家烧一大锅的开水,供大家灌热水袋烫脚用。
知青点集体抗寒活动一一跳大绳。男女生在门口操场,两人使劲摇着,甩着粗粗的大绳,其它人交替跳绳,有时候是大家排着队,每人冲上去跳一下就走,有时候是两个人一起冲进跳绳,常有技术差的人,被大绳绊得一个趔趄,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在我们的笑闹中,用跳跃下温暖了身体,用青春热情驱赶了寒冷。
碰上好天气,晒被子大会开始了,门口的几条铁丝上,挂满了*被,格子被,花被子,每个人都想多得阳光,入夜能够拥有阳光安然入睡。
快年底了,一天比一天冷,冬至后,多是阴冷天,房子冷,水冷,伸手五指冷,手上耳朵上长了冻疮,红肿硬结,晚上睡觉时遇上热水袋奇痒,不停地搓挠,感觉皮都快挠烂,方可入睡了。
我们每天喜欢挤在厨房,端着饭碗围在炉灶旁吃饭,借助大锅里蒸腾的热气暧暖身子。若谁带了一瓶辣椒酱,大家立马欢呼叫好,你一勺子,我一筷子就着酸菜下饭,好爽,而后,来一碗用锅巴和米汤熬成的锅巴粥,粘稠喷香,一碗粥入肚,浑身发热,感觉最好吃的美味就是它了。
五
寒冬能把老鼠变得格外猖狂。粮食入库了,外面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它们在房梁上窜来窜去,到每一个房间觅食,无视我们的喝斥,跺脚威胁,小眼睛滴溜骨碌的与你对视,毫无畏惧,只要你起身真要追它,它"嗖“的一声,箭一般从房门缝里逃走。
抽屉里有一点零食,一晚上就听到老鼠"咯叽咯叽"啃木头声音。
一日晚上,被子上悉悉嗦嗦的声音惊醒我,猛然起身,夜色中,一只老鼠从被子上面跑过,我向它一声猛喝,以为吓跑老鼠了。继续睡下,迷迷糊糊的感觉头发一扯一扯的难受,猛醒,哇!那只老鼠找不到吃的,在扯我的头发示威,这老鼠胆子大的逆了天!
六
我和室友几周未洗澡了,感觉身上发痒了。一日,趁天好,烧一锅开水,用水桶兑成烫水,再装一壶开水备用,准备洗澡。
知青点唯一有天花板(高梁桔杆)和水泥地的小房间是洗澡间,排水口直对北面,北风呼呼往屋里灌,这时候,洗澡干万不能同时洗头,动作要快,晚点就感冒。
脱下毛衣,冷风速迅带去身上的热量,卸下全部衣服,人就开始哆嗦,起一身鸡皮疙瘩,快速泼水上身、擦香皂、毛巾搓,这时桶里的水巳是温水,添加暖壶开水,快速往身上泼水,泼!泼!剩下小半桶,从上往下一浇"哗啦啦"完事了,二分钟内穿完衣服,感觉没暖过来,进被窝里暖会儿。
一日饭后,我们室内休息,忽听到有男声大叫"啊一!",犹如中箭一般,惨烈,痛苦,吓我们一跳,坚起耳朵打探,听到旁边洗澡间传出“唿啦,唿啦"的泼水声,猛然醒悟:有男生在洗澡。也许水冷,或许北风太烈,洗澡过程中,他一直如同上刑般大声地喊叫、不停地发出唔一唔一抖音。谁听这声,立马能连想出瑟瑟发抖的样子,女生们憋不住了,笑喷了。
七
元旦以后,总有惊喜不期而至。
公社有规定,刚下农村的知青必须分到各小队和农民吃住三个月,期满才能返回知青点生活劳动。这三个月里,每个知青有缘结识当地农民。当地的农民杀年猪的时候,总会邀请知青去打牙祭。
我和婷玉,孔敏下小队的时候,认识了贫协组长,他两个女儿很关照我们,年底他家杀猪,邀请我仨去她们家吃饭。
室外的寒风刺骨,陈家温暖如春,低矮的房屋里,陶土炉子正燃烧着劈柴,上面放一个铁锅,姐姐们把猪肉切成一厘米厚的大片,盛满一大茶盘,放少许油,爆葱和姜,勺一大勺豆酱锅里爆炒几下,倒入猪肉翻炒,香味立即飘出来,炒至有些焦*,放水炖着,咕噜咕噜冒着泡泡,香汽四溢,立刻勾起我们馋虫。
入秋以来,一曰三餐以酸菜为主,眼前这大肉看着真解馋。熬煮一会儿,加入豆腐,大白菜。主人不断叫我们动筷子,善良纯朴,热情好客的父女仨人,不停劝我们夹肉,架不住热情邀请,我夹一块猪肉,肥瘦各半,看那颤微微的大肥肉,有些犹豫,经不住俩位姐姐的劝菜,一下决心一闭眼,嚼几下咽下去了,一股肉香溢满唇间,好美味,就这样,我们围着火炉,在烟火的熏烤下,大快朵颐,融入这美好的画面里。陈家主人憨厚的笑容,火锅散发的香味如今还记忆犹新。
大寒渐近,另一种喜悦悄悄激活,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这强烈的願望,如寒冬里燃起的火焰令人向往。
第一次回汉过年准备中,我和孔敏步行到边远的村里收购鸡蛋,准备孝敬父母。
归途巳是*昏,厚厚铅*色云层预示大雪将至,沿铁道走着,走着,一片片雪花飘下来,有的飞舞,有的直坠,有的盘旋,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给大地盖上一层羊毛毯子,美伦美奂,晶莹剔透的雪花让我俩兴奋的大叫,旋转,任雪花飘至脸上、身上,感受雪花融化的冰凉,
冷饿袭来,顿失喜悦。棉衣大衣包裹的我们,步履沉重,整个人的感觉迟纯了……突然发现,一强光灯柱从背后射过来,猛一回头,雪雾之中,几十米开外,一辆火车喷着热气迎面飞驰,司机未发现我们,沒有鸣笛,机车哐噹哐噹碾压路轨,眼看机车象巨形怪物压过来,我俩一个激灵,顿时清醒,连滚带爬闪离轨道,下轨道瞬间,列车携带的一股冷风,从身边呼啸闪过……。
那一刻,站在路旁惊魂未定,站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天!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们知青点的部份知青合影,二排右二为作者。
乡下寒冷的冬天,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们的青春在严冬绽放出星星火光:
大雪中我们堆起了的一个高大的雪人,黑黝黝的眼睛,翘翘胡萝卜的鼻子,萌态十足;我们争相敲打房檐冰挂,伴随碎裂的冰条声,欢笑声撕裂严寒。
霜冻的夜晚,穿上全套冬装我们,去十岗车站看电影,漫步田野,欣赏了皎洁的月色下,白色村庄、白色田野梦幻般美丽。
躺在被窝里。旁听男生们聊天讲打仗的故事,碰到口吃的同学,没完没了的,哒哒哒哒哒的枪声,一片爆笑飞向窗外。
最冷那两天,我们在堂屋燃烧起篝火,大家围坐取暖,聊起家里的趣事,聊起喜爱的美食,聊起未来……。温馨,暖人。
那时的我们坚信: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离开知青点40多年了,那深入骨髓里的冷,那由冷滋生的各种记忆烙入大脑,寒冬的历练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时都会响起一个坚定的声音:农村那么艰苦的环境,你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四十年以后,我们一起回农村找知青记忆。
本文作者一一七色帝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