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位于头颅两侧、左右对称,除收集声波和支撑佩戴等功能外,还兼负重要的美学效用。
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各种外伤和肿瘤切除等因素导致的耳廓畸形或缺失,不仅影响耳廓重要功能的发挥,还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社交和心理负担。
耳廓再造具有纠正畸形、重建功能和改善心理的重要作用,成功的耳廓再造,一方面要重现其复杂的三维结构及众多的亚单位,另一方面应与健侧耳廓的大小和位置基本对称一致。如选用自体肋软骨作为支架材料进行耳廓再造,术者还必须考虑如何合理切取肋软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学领域的广泛融合,探索将以三维数据采集、三维重建和3D打印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耳廓再造领域。
通过构建数字化耳廓模型、制作耳廓定位导板和对肋软骨成像,起到提高耳廓再造的个性化和精确性、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创伤和缩短手术时间的作用。
数字化耳模型的构建
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的耳模型主要用于3D打印手术模板、制作义耳赝复体和随访观察测量三方面。
应用自体肋软骨作为支架材料进行耳廓再造时,常将参照健侧耳廓绘制的二维耳模片作为雕刻耳支架的模板。但平面结构的耳模片不能体现耳廓的卷曲、高低和凹陷等三维立体结构,而且精确度受绘制时头及手部运动和耳廓受压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为克服二维耳模片的不足,给手术提供更精确指导,利用颞部CT扫描数据,利用三维扫描数据构建了三维数字化耳模型。
用义耳赝复体进行耳廓再造适合局部皮瓣条件不佳、肿瘤切除和老年患者,传统手工雕刻法存在制作过程复杂、精细程度低和耗时较长等问题。为了简化义耳赝复体的制作流程、提高精细度和获得良好的贴合性,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制作过程进行改进。
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术后再造耳廓的生长情况,对构建耳廓支架的大小和选择合适的手术年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以往实体或耳模片测量法存在误差和主观差异性大的问题。
将三维扫描技术用于再造耳廓远期变化的测量,通过三维扫描构建了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耳廓模型,然后选取标志点对其长度及宽度进行了精确测量和统计。另外还可以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三维数字化耳模型数据库,对正常耳廓发育情况和形态学特点进行精确观察和测量,以更好的指导各种耳部畸形修复和重建。
耳廓定位导板的制作
对再造耳廓进行准确定位,获取与健侧耳廓对称—致的位置和轴向,是确保再造耳廓获得良好视觉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目测测量定位方法是将依据健侧耳廓制作的耳模片放置于患耳处,通过反复调整胶片位置来确定再造耳廓的位置和轴向,存在主观性强和个体差异性大的问题。另外,术中术者为了确定支架植入后再造耳廓的位置,需多次扭转患者头颈部进行左右对比,增加了造成患者颈部损伤和术区污染的风险。
数字化耳廓定位导板的制作和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患者头部CT扫描数据进行分割、镜像、膨胀等处理,并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了数字化耳廓导板,用于指导术中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的精确定位。
肋软骨成像
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进行耳廓再造是目前最常用和安全的选择,肋软骨的形态、长度、宽度、厚度及发育和钙化情况是影响肋软骨采集和耳廓支架构建的重要因素。
术前获取肋软骨的三维形态,对肋软骨的形态和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估,有利于术前设计手术方案并模拟手术操作,提高肋软骨采集的质量和效率,增加耳廓支架的立体感,降低由于肋软骨不合理采集造成的再造耳廓形态不良的发生率。
肋软骨位于胸部皮下且表面有皮肤、脂肪和肌肉组织覆盖,术前触诊只能大致确定肋软骨的位置和走向。另外,除非存在大面积的钙化,肋软骨在常规胸部X线片基本不显影。为此,探索使用CT扫描和三维重建的方式对肋软骨进行精确成像,以准确评估肋软骨形态和钙化情况。
通过在胸部三维CT图像上测量用于构建耳轮的第8肋软骨的长度,以评估耳廓再造的手术时机。临床实践中发现,CT图像测量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符合度达95%以上,表明其测量结果可以用于指导耳廓再造手术时机的选择。同时,有助于提高耳廓再造术中肋软骨切取的效率及质量,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应用数字化技术是提高耳廓再造精确性和个性化的有效手段,随着数据获取和处理技术的进步,以及3D打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数字化耳廓模型、耳廓定位导板和肋软骨成像在提高耳廓再造效果和降低手术创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小耳畸形患者来说,耳再造手术可以比较理想地弥补先天“缺陷”,尤其是耳再造手术如今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不管是肋软骨(一期成型法、扩张法或直埋法)还是medpor或者su-por材料,都能很好的解决。当然,医院,还有权威的医生非常重要。如果患者有任何问题需要咨询,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尽快给您回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