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但同时也是过敏盛行的季节。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我们健康的慢性疾病,它真的让人很难受。
更揪心的是,乖乖呆在屋里不出去,也一样躲不开过敏原的袭击。今天就介绍一下除了花粉、尘螨、油烟以外,另一种我们常见却又忽视的过敏原——蟑螂!
一提到蟑螂,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恨的咬牙切齿,一阵恶心。它的种种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凭着打不死的绝技,为自己在江湖中,挣得打不死的小强的名号。
蟑螂可以说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也最令人头疼的昆虫。
10岁孩子因蟑螂叮咬,引发过敏
圆圆今年10岁,从今年2月份开始,圆圆就经常没来由地打喷嚏、鼻塞、流泪。
圆圆妈妈根据经验,觉得女儿可能是花粉或螨虫过敏,“我们家床单被罩从一周一换改成天一换,因为孩子的病,还专门请了杀螨虫的团队到家里来。”然而,女儿的鼻炎仍旧时好时坏。
天气渐渐热起来,圆圆的过敏反应似乎越来越频繁,前几天,圆圆的手上还长了荨麻疹,圆圆妈妈对女儿出门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每次出门仍旧必须戴口罩,到了室内才能摘,她还要求女儿每隔一个小时都要用洗手液洗手,可是圆圆的”异状“依旧在持续。
圆圆妈妈终于意识到孩子可能不是普通的”季节性过敏“,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说圆圆的症状确实与过敏有关,但过敏源检查结果却让李女士大吃一惊,不是花粉,不是螨虫竟是蟑螂!
圆圆妈妈细细回想后仍旧感到难以置信,“孩子又没有接触过蟑螂,怎么可能过敏?”
其实“小强”引发过敏并不稀奇!
蟑螂属于蜚蠊目昆虫,分布在全世界人类居住的地方,是各种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媒介。在已知的多种蟑螂中,最常见的有美洲大蠊、德国小蠊、东方蜚蠊等,它们经常出现在居家环境中。
早在年,就有明确记录蟑螂是过敏原的皮肤反应试验。
研究也证实,如果婴儿在初生个月内暴露在蟑螂过敏原下,会在后续一年的发育成长中经常发生哮喘。
目前,医院的过敏原检测中,蟑螂位列检测过敏原排行榜前列。有研究曾经对多例过敏性皮肤患者进行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除了大家熟知的屋尘、尘螨之外,蟑螂的阳性率高达42.2%,位列前10种高发过敏原的第4名。
蟑螂作为室内主要的过敏原,它的唾液、排泄物、皮屑、蜕皮、虫尸等,以及被它咬过的东西、粪便污染过的地方,都有致敏作用。因此,医院过敏原测试结果中看到有“小强”(很多人对蟑螂的戏称)名列其中,真的不用感到奇怪。
很多人都很好奇家里明明很干净,为什么会有蟑螂?它是怎么进入家里的!
1、从邻居家扩散进到您家
如果您邻居家就有蟑螂在家里存活,那么随着蟑螂繁殖越来越多就会向周围扩散寻找生存环境,那么您会有一个疑问?家里卫生一直维持的很好,为什么还会有蟑螂在家里存活呢?
2、每个家庭都有蟑螂生存条件
首先蟑螂存活需要三个条件,有水源,有热源,有食物,大家是想,在家里我们的厨房,卫生间为蟑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厨房的油烟机,燃气炉周围都能为蟑螂提供食物,至于说热源,如电器背面与冰箱后的散热机都能为蟑螂提供了生存条件,同时蟑螂有无孔不入,无所不吃的习性,因此家里有一只蟑螂很快就会繁殖出一窝!
、随物品搬运时携带蟑螂虫卵进到家中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快递包装盒,购买大件家私家电时的包装箱都是携带虫卵进入室内的原因,关键在于蟑螂虫卵我们肉眼无法看到,有虫卵遗留在家中很快就会导致蟑螂在家中快速繁殖。
说到这里您应该知道家里蟑螂是怎么进到家里了。
据说家里出现一只蟑螂,实际上就已经有了十几万只蟑螂,是真的吗?
蟑螂是群居性昆虫,假如一只蟑螂来到了你家里,找到了既温暖又潮湿的地方居住,它们会发出讯息,找来自己的同伴一起居住。
蟑螂一般白天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到了晚上就偷偷跑出来在家里到处找食物、找水。也就是说一般白天发现蟑螂,能说明家里蟑螂数量比较多了。
至于是不是十几万只蟑螂,要看蟑螂在你家居住多久了。
一只雌性蟑螂的卵鞘能孵化出十几只-几十只的小蟑螂,卵鞘就像是一个育儿仓一样,不管在黏在什么地方或由雌蟑螂携带着到处跑,都不会影响里面卵的孵化。
德国小蠊的雌性蟑螂能一直携带卵鞘到孵化,也可以说是边走边“生”。
正所谓,不能用脚踩蟑螂,也就是因为雌性蟑螂尾部携带着卵鞘,一踩会让里面的小蟑螂提前破壳而出。这对小蟑螂来说,正好省事了。
为什么孩子更容易对蟑螂“过敏”?
1、婴幼儿的肤质
婴儿般的皮肤,吹弹可破,娇嫩欲滴,大人们为之向往,同样也让蟑螂更喜爱,且爬行叮咬后更容易出现红肿、水疱。成年人对蟑螂的免疫力已经逐渐建立,症状也就越来越轻。
2、婴幼儿的身体特征
蟑螂主要通过气味“觅食”,而小孩子新陈代谢快,呼出二氧化碳多,也就更容易招蟑螂。
体表温度高的、体味重的人(蟑螂喜欢汗液中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气味)更容易招蟑螂。
而小孩子体温本来就高,再加上蹦跳活动量大,出汗多,自然也就成为了蟑螂喜欢的对象了。
更有可能是蟑螂在爬到孩子身上的时候,小孩子反射弧比较慢,等觉得痒去打的时候,蟑螂身上的病菌早就留下了。
宝宝被蟑螂叮咬的话,可能会存在哪些“潜在危害”?
很多宝妈都会都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