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耳日安全用耳保护听力一起学习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

?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桥梁,它结构复杂精细,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做到好好爱护听力吗?今天,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护耳!
  NO1:做好耳朵的清洁卫生


  保持耳朵的清洁,可以帮助预防各种耳朵炎症。“耳朵也有分泌物,尤其是油脂分泌旺盛的人若不注意清洁耳朵,容易造成毛孔堵塞,有可能形成皮脂腺囊肿。”其实在每天洗澡时,记得顺带洗下耳背,擦擦耳廓等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带孩子游泳时,千万不要让污水进入耳内。同时应避免婴幼儿躺着喝奶,以免奶水流进耳道而引起感染。


  NO2:尽量少掏耳


  出于清洁的理由,人们往往会有掏耳朵的习惯。专家提醒,盲目掏耳,或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可能弄坏耳膜,影响了听力。如油性耵聍堆积在外耳道,可用棉签轻轻拭出。若耵聍积聚过多,形成团块,阻塞外耳道并影响听力,医院请医生处理。


  NO3:慎用耳*性药物


  吃药也会伤听力?没错!目前已经发现对耳朵有*性的药物多达百余种,最常见的耳*性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洁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这些耳*性药物可使耳蜗-前庭神经以及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耳鸣、耳聋或眩晕。为了避免误用这些药物而造成听力损害,可别自作主张乱吃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类药物,并在服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听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量。

NO4:使用耳机:应采用“6-6”原则目前影响青少年听力的首要因素—戴耳机听音乐或学习。而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害听力。由于每个人听力和使用耳机的质量和时间长短不同,听力受到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噪声损伤及其程度取决于噪声强度和时间,持续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首先引起听力损伤。
  为此,专家建议大家,每次戴耳机听音乐采用“6-6”原则,即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值的60%。在使用耳机方面,最好用耳罩式耳机,少用耳塞式耳机,后者对听力的损害大于前者。

NO5:多做耳部按摩有助耳聪目明


  想要保护听力,还可以多给耳朵做按摩,以达到“耳聪目明”的效果。“人的耳朵内外共有多个针灸穴位,按照中医的理论,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各个器官,比如,眼睛的穴位在耳垂上,因此中老年人眼花的时候,要坚持每日揉一揉耳垂;肢体的穴位在耳轮外缘;内脏对应的穴位在耳朵的中心区——舟状窝,包括心、肝、胆、脾、胃对应的穴位都在这个区域。当你揉耳朵的时候就按摩了这些穴位,相当于刺激了对应的器官。经常按摩耳朵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达到保护耳朵的目的。”

如何远离噪声污染
  1.青少年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耳机,需要佩戴耳机时,优先选择头戴式,比耳塞式危害稍小。
  2.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应超过45分钟,每隔45分钟,至少摘下让耳朵休息10分钟。
  3.音量的大小以自己能够听到的最小音量为宜,不应追求“环绕音立体声”。
  4.走路、坐车时不宜戴耳机。在这些公共场合,噪音本就比较大,为了能听清楚,不自觉地便把声音开大了,这样容易损害听力。
  5.如果经常去KTV、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嘈杂场所,可以使用耳塞保护听力。
  6.不要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休息不好、精神长期紧张都会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听力损失,以及引起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内耳受损症状。
  7.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可有效地扩张微血管,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不可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戒除烟酒。


  简单易学的护耳按摩法


  1、搓搓耳前后: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向上推动。注意有一定的力度,并且紧贴耳廓,直到耳尖,每天50次。


  2、揉揉翳风穴: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按摩时拇指指尖按在翳风穴,用力对凹陷处进行点按,直到能感觉出酸胀感。每天可以点揉3分钟。


  3、敲敲鸣天鼓:两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产生一定的热量,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手指贴于后枕部。两掌轻轻用力,对两耳作缓慢的重按,再缓缓地放开,反复数次。同时用置于后方的拇指点压风池穴数次。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的凹陷中,与耳垂齐平。


  专家建议这三个护耳按摩法每天可以多次进行,例如在上班的间歇、在家看电视时抽出5~10分钟来按摩一下,是一种很好的耳朵保健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