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医护人员操劳忙碌的身影令人心疼。脱下口罩和头套时,她们早已没了知觉,长时间戴着护目镜留下深深的压痕,鼻梁和面部又多了一些红肿与疼痛。
“这是由于使用医疗器械导致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以前多出现在使用面罩吸氧或呼吸机的病患身上,如今正显现在医务人员脸上。”医院伤口门诊副主任护师葛云霞介绍。
造成压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1.目前使用的防护面罩和防护眼罩材质比较硬、密闭性好、但透气性差,持续使用内部会产生雾气,过度潮湿,降低了皮肤抵抗力。
2.人体鼻部、脸颊部、额部、耳廓后部这些部位皮下脂肪少,抗压能力差,佩戴时如果过分紧贴面部,额外增加了压力,长时间佩戴后很容易发生压力相关性损伤。
3.医护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和医疗资源,长时间佩戴,甚至在休息时都没有取下来,大大增加了面部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4.抗疫一线减压敷料的不足,预防性措施无法人人到位。
个人如何减轻预防?
1.受压局部减压: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3-4小时对医疗器械进行适当的微移动,使局部压力重新分布;佩戴护目镜和防护口罩时松紧适宜,检查不漏气即可,不要过度扣紧加压;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利用一些预防性敷料进行局部减压,如:超薄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薄型棉片等。
2.增强皮肤抵抗力,保持面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适度使用滋润性的护肤品,特别是对鼻部、脸颊部、额部、耳廓后等部位进行皮肤护理,也可使用液体敷料喷洒或涂抹于医疗器械下受压的部位,待干后再佩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以隔离水分避免皮肤过度潮湿;使用各种预防性敷料时采用无张力粘贴方法,揭除时动作轻柔,避免皮肤撕脱、破溃。
皮肤瘀紫、水泡、破溃怎么办?
最重要就是减少压迫,在保证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可以暂时将护目镜改防护面屏。瘀紫处不要用力搓揉,小水泡暂时不予处理,大水泡碘伏消*后穿刺排出泡液,注意保持泡皮完整,无论是瘀紫或者水泡都可以外贴薄型泡沫敷料,如果皮肤已经破溃,渗液多可以加用藻酸盐敷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