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春(年3月13日),廖某某,男,65岁,因“右侧胸胁部生蛇串疮2月余”来诊,患者春节前右侧前胸窝部出现疱疹,在西医门诊部按照湿疹进行治疗,涂抹皮炎药膏未能缓解,疱疹越来越显著,并呈带状沿肋骨向胸椎放射,出现放电样灼痛,经同村乡民告知应该是“生蛇”,建议找中医治疗,在医院针灸科经内服中药和针灸治疗皮损明显好转,而神经疼痛日益严重,夜间尤甚,不能睡眠,在家人的建议下来到我处进行诊疗。患处皮疹依稀可见,数个暗黑色瘀斑分散地分布在肋间隙,胃脘近心口处局部僵硬成团块状(初发病处,又称“蛇头”),疼痛尤甚;疱疹延伸至胸椎脊柱部亦见局部瘀斑显著,局部皮肤僵硬,疼痛亦比较明显。疹瘢处不耐触碰,稍稍触碰就有锐痛感。因为病痛折磨情绪暴躁,因睡眠困难精神倦怠,因进食龙胆之类苦寒药物脾胃寒凝出现纳呆(食欲下降),舌胖大,齿痕明显,舌苔厚腻,底白上见浮*。当考虑蛇串疮病(气虚血瘀、寒湿困阻证),给予扶正祛邪——补气活血、利湿排*,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针刺、艾灸、推拿、刺络放血综合治疗,蛇串疮后遗神经痛选穴一般选用阿是穴(围刺)、相应的背俞穴、中脘、足三里、“开四关”、支沟穴、凤眼穴、龙眼穴、制污穴。针对于瘀瘢要进行刺络放血,排除瘀阻才能达到止痛效果。外用药用冰雄散加减:雄*、白矾、冰片、青黛、重楼、琥珀、远志、朱砂、乳香、没药,酒精浸泡四小时后外涂。内服蚤休、五灵脂、生蒲*、全蝎、大蜈蚣、千里光、山慈菇、醋乳香、醋没药、生*芪、甘松、荆三棱、蓬莪术、白鲜皮、延胡索等解*散结、活血止痛。治疗一次,患者就感觉到远比既往月余的治疗效果好上百倍!目前仍在继续治疗中。
治疗蛇串疮与治疗蛇咬伤的方药非常类似,这也充分说明古代医者观察比较细致,不仅仅看到蛇串疮发病形态如“蛇状”,而且针对疮痈之*与蛇*有相似之处,故而临床上,治疗急慢性蛇串疮的药方完全可以借鉴蛇咬伤方剂进行治疗,很多医家推崇使用六神丸、季德胜蛇药等治疗蛇串疮(带状疱疹)收效良好。目前,可以查询的临床中医药治疗蛇串疮(带状疱疹)的方药多数方剂里面都包含治疗蛇伤的成分,譬如雄*、冰片、重楼、失笑散(五灵脂、生蒲*)、山慈菇、半枝莲、半边莲(急解索)、醋乳香、醋没药、蛇泡勒、蛇莓、千里光、青黛、炒香附、川*连、生栀子、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紫花地丁、*花地丁、一枝*花、穿心莲、*针草、万年青、瓜子金、香白芷、白花蛇舌草、八角莲、威灵仙、天南星、夏枯草、徐长卿、野菊花、紫背天葵、扛板归、韩信草、蛇含草、东风菜、朱砂根、青木香、岗梅根、龙胆草、两面针、山乌龟(独脚乌桕)、木防己等。
发散一下思维,中医药对于“*”引发的疾患治疗的思路还是比较有规律的,无论是“*”引发的外部病症(包括疔、疮、痈、肿、疖、癣、瘰疬、丹*等),还是“*”引发的内部病症(内痈、岩癌、积聚、癥瘕等),中医药都比较注重“攻*解*”。此次春瘟寒湿疫也不例外,中医药不仅着重于扶正,还着重于在“解*攻*”方面采取各种治疗方案。人世间没有不治之症,只有未发现的治疗方法,凡是疾患皆非无因之果,辨准病因病机,因证施治,未有不效之理。中医诊断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诊断疾病,然而并不是非要四诊都要齐备才能辨证施治,《扁鹊见蔡桓公》只一“望”而知蔡桓公之病之轻重,《难经》亦云:“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可见,中医诊疗并不单一的凭借某一个方面的诊察,也不一定非要“四诊悉具”,特别是《伤寒论》中有太多条文也是注重某一项诊法就可以断定疾患,进而施治。在古代中医就存在“远程”诊疗,可以看到很多书信式的病案,当时的书信时效性并不如现代信息沟通及时,但是却依然屡屡有验案记录,可见,中医药具有常规难以窥测的效用,“远程诊疗”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就不应该过度的打压“便民”的中医药“远程诊疗”!因为此次疫情,中医远程诊疗才逐渐被放开,殊不知,很久以来西医已经频繁的使用远程协诊进行着各种医疗活动,难道凭借实验室的诊疗可以诊疗,而中医不仅仅可以凭借西医的检查还能依靠“望、问、闻”进行更深一步的诊疗,岂不是更适合远程诊疗?
东风菜,又名山白菜、小叶青、冬风草、仙白草,在中国浙江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蛇*,效果良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此植物“主治风*壅热、头痛目眩、肝热眼赤,堪入羹臛食”。《中药大辞典》中的记载,东风菜根和全草味辛、甘、性寒,具有清热解*、祛风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主治*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等症。各界医药学专家及学者们通过对东风菜总皂苷及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实验、科学地分析药理作用研究表明东风菜及根部所含成分在提高细胞免疫、抗肿瘤、神经保护、抗病*及降脂等方面更有效果。东风菜的幼苗、嫩茎叶可供食用,山里老百姓春季采收食用。其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炖土豆或肉类,还可做天妇罗等,味道鲜美口感较好。《本草纲目》载:“按杨士瀛《直指方》云,蜈蚣有*,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设或过剂,以蚯蚓、桑皮解之。又云,瘭疮一名蛇瘴,蛮烟瘴雨之乡,多*蛇气,人有不服水土风气,而感触之者,数月以还,必发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为上药,白芷次之。然蜈蚣又治痔漏、便*、丹*等病,并陆羽《茶经》载《枕中方》治瘰疬一法,则蜈蚣自能除风攻*,不独治蛇*而已也。”中医认为,“治蛇不泄,蛇*內结”,“二便不通,蛇*内攻”,故而临床治疗“蛇*”(蛇咬伤之*或蛇串疮之疱疹之*)宜加入适量的川大*、川*连、川*柏、车前子、白茅根等通利二便以排除*邪。实际上,临床上采用泻法治疗“*”病一直都比较有效,“通泄瘀*”是治疗一些暴症、险症、顽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注意,特别常用的大承气汤为代表的承气汤系列是临床最具有代表性方剂。紫草(根)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解*透疹之功能。临床上亦常用于治疗“蛇*”以及血热性皮肤病征。如对血热*盛,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等症,可与蝉衣、牛蒡子、连翘、荆芥等配伍应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红活者,这也是血热*盛的症候,须以凉血解*药如丹皮、赤芍、银花、连窍等同用。该品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乌桕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杀虫,解*,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植物,其*性为木材、乳汁、叶及果实均有*。中*报道较多,食人中*,出现腹痛、腹泻、腹鸣、头昏、四肢及口唇麻木、耳鸣、心慌、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接触乳汁可引起刺激、糜烂。叶可作农药及杀虫用。乌桕副作用为呕吐较剧,溃疡病患者及孕妇忌服乌桕。一朵云,又名小春花、阴地蕨、花蕨、蛇不见、*连七、鸡爪莲、郎萁细辛、良枝草、背蛇生、独脚金鸡、独脚蒿、独立金鸡、散血叶、吊竹良枝、冬草、丹桂移星草、破天云、金锁匙、万里香,甘苦辛,微温,能消肿解*,常用于治疗治感冒、咳嗽、百日咳、痢疾、咽喉肿痛、骨折。治*蛇咬伤,疮疖肿*,过敏性皮炎:鲜一朵云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三叶青,又名金线吊葫芦、蛇附子、土经丸、石老鼠、石猴子、有角乌蔹莓,其全草可入药,以地下块根药用效果最好,具有清热解*、活血散结、消炎止痛、祛风化痰、理气健脾等功效,常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病*性脑膜炎、*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治银环蛇咬伤:石猴子全草或块根,加冷水捣烂成浆,内服五钱,外涂擦伤处,此为主药。再用叶上针煎水,冷却后外洗,并内服适量,服药后只能饮冷水,不能饮热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载:“治蛇咬:一、银环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二至三个捣烂,剪去头发,敷头顶囟门处(百会穴)。二、五步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五钱至一两,切碎,水煎服。”裂叶秋海棠,又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味酸性凉,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晒干,具有清热解*、化瘀消肿,常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内伤瘀血,闭经,肝脾肿大;外用治*蛇咬伤,跌打肿痛。隔山香:又叫蛇见愁、香白芷、柠檬香咸草、三脚虎等。根茎供药用,性微温、味辛、甘,全草搓之有香气,具行气止痛,散瘀消肿。素有“识得蛇见愁,蛇伤不用愁”之谚,是民间治疗蛇伤名药。用于治疗各种*蛇咬伤,隔山香10—15克水煎服,一日2—4次。患时可采用鲜品放在口内嚼烂将汁哂下,其渣轻擦伤口然后敷之。凤仙花:(凤仙花料)又叫指甲花、急性子等。全草供药用。性温味微苦,有小*,具降气行瘀,散结消肿之功效。凤仙花可用于治疗各种*蛇咬伤,凤仙花5—10克水煎内服。另用鲜全草捣烂外敷伤处,一日换药二次。民间传说,能预防蛇伤,种于房前屋后可以驱蛇。山梗菜:(桔梗科)又称大卫山梗菜、大种半边莲等。全草供药用。性微寒,味甘淡,解*消肿。山梗菜适用于治疗金环蛇、银环蛇等神经*蛇咬伤。可用山梗菜6克水煎服,或配三叶刺针草同煎,每日三次。亦可用于鉴别蛇伤,即被蛇咬伤后10—30分钟,伤肢仍不肿不痛者,用本品放口中咀嚼,若分不清苦辣味即可认为被具有神经*的*蛇咬伤。水蔗草,又名丝线草、糯米草、秫米草、竹子草、假雀麦、崩疮草、野香草、牙尖草,具有祛腐解*,壮阳之功效,用于下肢溃烂,蛇虫咬伤,阳痿。治*蛇咬伤,取其根擦之。白叶藤,又名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铁边、蜈蚣草、篱尾蛇、藤羊角扭、母乳藤、对面笑、鸟仔藤、淋汁藤、牛蹄藤、脱皮藤、扒地蜈蚣、白刺,味甘、淡,性凉,有小*,有活血散瘀、解*止痛、止血、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之效,用于各种*蛇咬伤及跌打损伤。《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肺热咳血、胃溃疡出血等症;外用治跌打刀伤、疮疥和*虫、蛇咬伤。”旱烟油,又名烟膏、太极膏、气泥、五行丹(《纲目拾遗》),为陈旧旱烟杆内积存的黑色膏油。《纲目拾遗》载:"烟油入药,旧竹杆劈取者良。凡梅条、藤条、紫檀、乌木、老鹳草及纯铜、纯银杆中油皆不及竹中者性良。"能治蛇虫咬伤,恶疮,顽癣。《百草镜》载:“凡蛇咬有蛇齿留肉内者,烟油涂之。”《纲目拾遗》载:“解蛇*,涂恶疮顽癣。”《增广验方新编》载烟精膏:“治*蛇咬伤:竹木杆烟筒内烟油,用冷水洗出,饮一、二碗。受*重者,其味必甜而不辣,以多饮为佳。”《纲目拾遗》载:“治蜈蚣咬:烟筒内膏油,涂在咬处,或烟灰擦之。”
春夏季节是虫蛇出没季节,虫蛇咬伤时有发生,特别是岭南更是一些*蛇咬伤病多发地区,故而岭南民间有很多草药都有医治蛇咬伤的功效。“凡野外剧*,十步之内,必有解药。”临床上用于治疗蛇伤的药物还有天门冬、土牛膝、土贝母、大蓟、蛇总管、半夏、贝母、瓦松、鱼腥草、商陆、龙葵、射干、及己、三七、西洋参、白薇、马兰、苍耳草、王瓜、爵床、蛇六谷(魔芋)、苦参、杜衡、虎杖、仙茅、广地龙、菊花、盘龙参、独角莲、三丫苦、三颗针、六棱菊、天香炉、天名精、地胆草、木芙蓉、鸭跖草、山海螺、山豆根、石蟾蜍、石胡荽、飞来鹤、半边旗、地耳草、望江南、*药子、雄*连、佛甲草、丁葵草、十八症、大蛇药、马齿苋、鸡屎藤、腹水草、七星剑(《生草药性备要》:"治癫狗、*蛇、恶物咬伤,理跌打,敷大疮。")、白花丹(《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消肿,祛风。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风下泪;擦癣疥癞,去*俱妙。”)、鹿衔草、蛇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治*蛇咬伤,疖肿。")、匍匐堇、蛇葡萄、犁头草、南蛇藤、蛇含草、竹节参(《泉州本草》:"清热解*,退癀消肿,行血去瘀,生新止痛。治痈疽肿*,跌打损伤,*蛇咬伤。"《广西中药志》:"拔*消肿。治*蛇及蜈蚣咬。")、滴水珠(民谚:“独立一枝花,吓退大*蛇。”)、醡浆草、大金刀、丁萝卜、野荞麦(《本草拾遗》:"主痈疽恶疮*肿,赤白游疹,虫、蚕、蛇、犬咬,并醋摩敷疮上,亦捣茎叶敷之;恐*入腹,煮汁饮。")、紫珠草(《本草拾遗》:"解诸*物,痈疽,喉痹,*肿,下痿,蛇虺、虫螫,狂犬*,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雷公藤、鸡骨香、铁包金(《岭南采药录》:"解蛇*,理恶疮,捣敷之;理跌打伤,能驳骨止痛;治小肠气痛,水煎服。")、金耳环(《岭南采药录》:"理跌打,治*蛇仿,又能生肌去腐。"《广西中草药》:"祛风散寒,平喘止咳,行气止痛,解*消肿。治风寒咳嗽,支气管哮喘,腹寒痛,龋齿痛,*蛇咬伤,跌打肿痛。")、水芙蓉、牛大力、毛冬青、凤尾草、玉簪叶、鸦胆子、马尾连、异叶茴芹、鹅掌金星、毛果巴豆、菊叶三七、入地蜈蚣、九头狮子草、箭叶青牛胆等。
门诊